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陛下傳回來的奏摺,看看吧。”袁可立揉著太陽穴,略顯疲憊。
皇帝在的時候,一般政務大差不差就行了,皇帝南巡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免得辜負皇恩。
房吏部說道:“首輔,文武不合是大事,如今楊御蕃包圍圈已成,可以處置湖廣上下了。”
“可有合適的接替人選?”首輔問道。
“程啟南接任巡撫如何?”房壯麗提出了人選。
“清廉有能,確實可以,但是六十八……”朱燮元有些猶豫。
“你也六十四了,沒事,讓他去吧。”袁可立同意了人選,又道:“孫居相怎麼處理。”
“治下不力,安民無方,導致叛亂髮生,陛下仁德,不願重處,削籍吧。”郭閣老為了節源,是一點情面都不講。
從二品官員年俸五百石,折銀四百兩,可不是一筆小錢。
“這個是不是太過分了?”劉鴻訓猶猶豫豫地說道。
想求情又不好直說。
怕別人說他結黨。
高第說道:“前次海澄被破,朱一馮僅僅責備,戴罪立功,如今保靖叛亂,孫居相等人削籍,人心難服。”
“你們還年輕,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一味苛責,難免殃及自身啊。”黃克纘點出了高第的小心思,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各省範圍廣,事務多,難免有失察的時候,犯錯就削籍,實在太嚴重了。
畢自肅說道:“陛下待各督撫太過優容,若是不加重罰,恐怕有人恃寵而驕,怠慢職務,辜負聖恩!
且我等身負皇恩,治理天下,自當兢兢業業,而此次非普通犯錯,乃是叛亂,不重處,無以儆效尤。”
“憲臺所言有理,然而目下叛亂不明,草率定罪,不合法制。”南居益說道。
“各回京待勘,吏部選出接任者,報陛下御批。”袁可立止住了爭論。
都說的很有道理,也不能說不忠心,只是臣權與皇權的一點衝突而已。
重處孫居相等人,代表著臣權大幅度退步,袁可立不想看到這一幕。
皇帝聖明,誰都不能保證皇帝一直聖明,而臣權是限制皇權的唯一手段,不能太弱了。
但同樣不想看到皇權倒退。
當前局勢只是止住了頹勢,若想徹底翻轉,還需要繼續強化皇權。
如何平衡,尚需思慮。
袁可立拿起下一份文書,道:“陛下暗查河間府,有事二,撤大同中屯衛和瀋陽中屯衛,河間府城外番薯玉米種植不足百一。”
“知府知縣削籍。”徐光啟拍案而起。
“附議。”
“附議……”
全部同意。
南巡隊伍的車架上,皇帝看著道路兩側的農田,感慨道:“大明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糧食問題,糧食足夠,朕練百萬兵,何愁天下不定!
糧食不足啊。
所以遼南只能據守,寧錦不能擴張,陝甘勉強維持,與海商只能談判,商稅礦稅不得收。”
“陛下,不是因為銀子不夠嗎?”鞏永固撓著腦袋問道。
“是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那麼多,全抄家練兵,誰不服就幹誰。”吳三桂附和道。
“蠢啊。”耿仲明給了他一巴掌,道:“你要是能吃銀子,陛下還這麼愁?”
旁邊的雷躍龍說道:“以國朝現狀,若想保證百姓不捱餓,番薯玉米種植不能少於三成,比如山陝甘之地,起碼要五成。”
“陛下都不愛吃番薯,還讓百姓種這麼多……”吳三桂嘟囔道。
幸好聲音小,不然又得挨幾巴掌。
“傳詔,天下各府州縣番薯玉米不得少於三成,此乃考核第一項,三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