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卿,廣西急報,安南入寇太平府!”
剛開朝,皇帝就丟出了炸彈。
群臣呆了片刻後,當即炸了。
“安南南北分裂,如何敢入寇廣西?”
“撮爾小國,敢撩虎鬚,必須加以懲戒。”
“建虜未定,朝鮮依舊在戰,不可妄動兵戈於南方,當圖謀和平解決。”
嗯哼~
皇帝咳嗽一聲,鎮壓了各種雜音。
“諸卿,如何看待此事?”皇帝問道。
“陛下。”周延儒迫不及待地出列,道:“臣願出使安南,責令其釋放百姓,獻禮賠償。”
不管是打是和,肯定要派出使者的。
勿謂言之不預,要先謂。
不教而誅是為虐,堂堂大明,絕不可能幹出不宣而戰這種事來的。
所以,先搶出使的任務。
危險肯定是有的,路途遙遠,瘴氣瀰漫,至於安南殺使明志……不是周學士瞧不起安南,他們有這個膽子?
冒點風險,重獲皇帝歡心。
“可。”皇帝點頭答應了周延儒的請求。
周延儒美滋滋地拜下,道:“臣必不負陛下信重。”
皇帝說道:“稍後,周學士與內閣商議賠償額度,朕預期糧一百萬石,銀二百萬兩。”
陛下,不如派兵去搶啊!周延儒傻了眼。
這麼多,要知道建虜打朝鮮,才要了三千石糧食,其中兩千石還是市價購買的。
以安南如今狀況,怎麼可能賠的起這麼多?
朕就是要搶啊!
皇帝說道:“若其不應,朕便出師擊之!”
“陛下冷靜。”李覺斯出列,道:“永樂三年,西平侯沐晟建議出兵安南,成祖曰:‘爾又言欲發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懷遠人為務。胡氏雖擾我邊境,令已遣人詰問,若能攄誠順命,則亦當弘包荒之量。’
其後進兵,雖滅安南,卻叛亂不止,屢次興兵平叛,二十年間糜費無數,宣宗皇帝念及‘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因此撤兵。
陛下,今國朝內憂外患,國力遠不如永樂時,若興兵討伐,實難支援軍費開支,最終又是撤兵的結局,得不償失啊。”
大家都知道以史為鑑,而成祖徵安南還是本朝的事,說服力十足,當即引的一片贊同。
沒錢,玩不起。
當初黎朝騙朱老四,說姓陳的死光了,後來被揭穿,朱老四還是決定給姓黎的機會,認為只要其聽話就行,結果黎朝先是追殺朝廷欽差御史,又截殺護送陳天平回國的大明軍隊。
臉打的叭叭響。
朱老四徹底怒了,以朱能為主帥南征後來朱能病死,張輔接任主帥,勢如破竹,一年滅國,並設交趾都司。
安南再變交趾,化為本土。
張輔班師後,駐軍鎮壓不力,致使叛亂不斷蔓延,沐晟領軍南下,卻因輕敵遭到慘敗,於是張輔再度領兵出擊。
打到一半,朱老四北伐失利,召回張輔,平叛未能徹底,等北伐結束,張輔第三次南下。
這次叛亂雖定,但是朝廷重武輕文導致歸化很不順利,依舊是叛亂迭起。
於是,交趾不但沒有產出,反而一直投入。
虧本的買賣如何能持久?
最終,宣宗撤軍,二十年花費付諸東流。
郭閣老站起來,道:“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只要不犯成祖時錯誤,歸化安南定無問題。”
“臣以為當出兵。”阮大鋮說道:“交趾,自古以來便為國土,且縱觀歷史,歷朝歷代,安南皆有北犯之記錄。
其今日又來,侵犯國朝威嚴,若不出兵滅之,南方永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