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伯爵,久仰大名。”
“楊子爵此戰打的漂亮,大漲國朝威風,諸軍振奮。”
“若是秦伯爵來打,恐怕虜酋走不脫。”
“論守城,誰能跟你比?若是出擊,白桿兵未必能有太多斬獲。”
楊肇基和秦良玉相互吹捧,麾下各將也在寒暄。
待白桿兵們下了船,楊肇基領兵登船,往李朝而去。
本來楊肇基只能帶千把號人去李朝的,運力不足嘛,鄭芝龍帶回來二百艘船解了燃眉之急。
白桿兵一次性登陸蓋州,而五千京兵隨楊肇基入朝。
進入蓋州,秦良玉未來得及熟悉軍務,便找來了孫傳庭。
“對面確實是阿敏駐守?”秦良玉問道。
“已經確認,有兵六千。”孫傳庭點頭。
秦良玉看向蘇邇合,道:“寫信,招降。”
“總督,此事只怕難成。”孫傳庭道:“自其抵達城外,日日遣人挑戰,端得囂張,直接招降定無效果。”
“久聞建虜能打,今日正好出城殺幾個虜將出一口惡氣。”馬祥麟躍躍欲試。
白桿兵可是打沒了幾千的,兩個舅舅也是在這沒的,勇冠三軍的馬子爵豈能沒想法?
“泛海而來,人困馬乏,且休整五日再說。”秦良玉阻止了躍躍欲試的兒子,問道:“孫提督,若是出城挑戰時,左右伏兵齊出,可有勝算?”
孫傳庭說道:“建虜多馬軍,探騎四散,且不說能否設下埋伏,便是追趕亦不能夠。
總督,下官以為謹守城池即可,待明年開春肅清遼南,建立防線後再圖進取。”
秦良玉點點頭,依舊令蘇邇合寫信。
蘇邇合早就等著表現呢,立刻揮毫潑墨。
寫完後,秦良玉看了,提筆抹掉了一些字句。
“娘,這是何意?”馬祥麟不懂就問。
“總督欲行離間。”孫傳庭解釋道:“阿敏獨領一句,虜酋必有眼線,若其為自證清白把信交給虜酋,必然見疑。”
這群人心太髒了!
似乎在三國演義裡看過?實在是想不起來了。
蘇邇合不由慶幸自己投了大明,不然就這些人的手段,遲早得被虜酋給砍了。
就在蓋州這邊打棗兒時,旅順口裡,李佳誠接到了聖旨。
因理糧草、屯墾、組建碼頭等功,擢遼南總督府民政經歷。
從四品。
“臣叩謝天恩。”李佳誠美滋滋地領了聖旨。
升官不升官的倒是無所謂,主要是可以更好地為國效力。
宣旨的翁鴻業拱手道:“恭喜李經歷。”
“多謝翁知州。”李佳誠回禮,道:“知州來金州,扶搖直上指日可待。”
“還請經歷指教。”翁鴻業說道。
真心的。
聽說某個進士一跳又跳再跳,許多京官動心了。
半年跳到從四品哎。
所以翁鴻業自請外放知金州。
按照李佳誠的跳法……他是趕到了到時候,估計不可能重複,但就以皇帝對遼南的重視,一年升一級應該是可以的。
前提是差事辦好。
所以翁鴻業請教李佳誠呢。
“請教不敢當,互相探討。”李佳誠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之前,旅順口自然是種田的,但是田地數量少,耕作方法簡單,而且田地集中在將官手中,軍兵跟佃戶差不多。
“目前旅順口不可能遭遇攻擊,知州可以著手設縣,儘量將兵丁轉為民戶。
至於那些將官,不妨送到金州衛城甚至京城。
人走茶涼,現有土地平均分配,再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