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自嚴倒了點魚湯澆在米飯上,攪了攪,刨了一口,吧唧吧唧地嚼了起來。
“卿慢點吃,小心魚刺。”朱由檢夾了段魚放進畢戶部碗裡,又道:“此事非一日之功,何必狂奔而來?
卿若有不幸,朕將財政託付何人?”
哦,原來不是我重要,是工作重要,是吧?
畢自嚴瞬間覺得飯不香了。
都別吃。
“陛下可曾想過,若是以鹽醃製海魚而後售賣,鹽業必受重挫,不只鹽商,鹽工亦會怨氣沖天。”畢戶部說道。
“不至於吧?”楊肇基抹了抹嘴,道:“鹹魚也是魚,跟鹽有什麼關係?”
皇帝放下碗筷,道:“鹽一斤十文上下,鹹魚五十文上下,易地而處,朕也會買鹹魚而代鹽。
吃的淡了些,卻有肉,比分別買鹽和肉要划算。”
“陛下打算如何應對?”畢自嚴問道。
皇帝冷笑道:“百萬石魚到手,朕就有二十萬京營,到時候取消鹽引制,管鹽商去死!
而鹽工可以改做漁民,獲利更多,不至於不滿。”
“陛下威武!”畢自嚴高呼一聲,端起碗繼續幹飯。
快馬加鞭來直沽,可不就是為了魚肉嗎,不多吃一點怎麼更準確地評估魚肉的市場前景?
吃完碗裡的飯,畢自嚴放下碗筷,道:“肥腴鮮美,滋味甚佳。”
皇帝打了個響指,道:“傳旨,每日給畢戶部送一條海魚,要活的。”
“謝陛下恩寵。”畢自嚴沒有推辭。
反正要給皇宮裡送的,蹭一條也算不上過分。
“朕欲設漁牧監,負責養魚捕魚放牧牛羊豬等事,卿以為如何?”皇帝問道。
“臣以為善。”畢自嚴說到:“若非陛下聖明,誰能知曉海里如此多魚呢。只是解決糧食,還得鼓勵農民耕作。”
“卿有何諫言?”朱由檢問道。
“臣發現,京畿地區荒地,除了官府組織開墾的,少有自發開墾者,且多有小農棄田潛逃。
臣調查得知,因為賦稅太重,特別是加派按照田畝定額,實難負擔。
不種田總可以尋找別的活路,種田能種到家破人亡。
陛下仁慈,免了積欠,然而加派猶存。
臣以為,當除農人之加派。”畢自嚴說道。
種田就要交稅,交不起就跑路,跑路導致納稅人減少,朝廷錢糧不足,又要加稅,農民更加負擔不起,跑路的更多……
惡性迴圈。
“卿以為,若是朕廢除徭役、丁口錢、加派、攤派等雜賦,僅按照田產收一成五稅,如何?”朱由檢問道。
“按照洪武年在冊八萬萬畝,畝產八斗計算,如此可收糧九千六百萬石,多了,一成即可。
六千四百萬石,扣除中樞與地方開支,可供陛下養兵二百萬。
只是官與生員免稅多年,忽然收稅,阻礙必多。”
畝產八斗。
沒有良種,沒有肥料,大部分土地看天澆水,加上輪耕,平均畝產就是這麼低。
“卿以為,有多少精兵可以推行此策?”皇帝問道。
畢自嚴思考片刻,道:“建虜威脅依舊,西虜亦不可不防,非二十萬精銳不可,無論如何,京師當駐軍五萬。
再有十五萬軍,可以鎮壓各地,推行新稅法。”
畢自嚴頓了下,又道:“四十萬精銳,需軍餉千萬兩,糧食五百萬石。
糧食好說,沿邊駐軍本就消耗大量糧食,以京營逐漸替代,整體耗糧不會增加太多。
只是軍餉……恕臣直言,即便掃蕩了內外大小蠹蟲,亦難支應,非得開海貿收商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