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臣恭迎聖駕。”
“免禮,平身。”朱由檢看著即將外放的進士們,感慨莫名。
這幫進士還沒被油膩浸染,充滿了激情與理想,都是帝國的未來啊。
“卿等都是國家棟梁,又不畏艱難,勇於任事,朕心甚慰……”
你要是不拿劉宇亮嚇唬人,看我去不去雲南(貴州、廣西)。
畢恭畢敬聽皇帝訓示。
皇帝沒有囉嗦太多,隨意地幹了碗雞湯,令人捧上筆墨。
“諸卿寫下自己的十年後的官職,到時候再看成色。”朱由檢說道。
地方官三年一任,就算每次考核都是上上,七品升五品而已,連個知府都混不上。
但是作為第一屆小白鼠,皇帝肯定格外關注,幹得好有超擢,那麼正四品是有希望的。
眾人各自思慮片刻後,蘸墨動筆。
李佳誠舔了舔筆尖,寫下“收攏東江民,屯墾複蓋金,練兵十年起,建虜一朝平。遼東巡撫。”,隨即簽名畫押。
很狂,卻也符合其師承。
湖廣黃安的讀書人,就沒有不受李贄影響的,李佳誠不能例外。
若非主考徐光啟對儒家隱含失望,但凡換個傳統主考,就憑他在殿試策中提出的“輕儒重法以禁黨”的答案,不要說二甲第九,恐怕要被革除功名。
攻訐儒家可還刑?
李贄就是從孔子噴到朱熹,從詩、書、春秋踩到孔孟,最終被扣了“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帽子入獄,因不願受辱而自殺。
選官職的時候,別人都是在朝廷已有的官位裡挑,他偏不,上書皇帝請設旅順縣並自請知縣以主持屯墾。
倒也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踐行先師祖李贄的“務農講武,不可偏廢”思想。
大概思路符合衛所兵的構想,只是制度不同。
“今旅順全諸軍,武力齊備,卻空置荒野,不能自給,偏廢也!”
嗨,種田省軍費啊?皇帝當即就批了。
其他人都是嗤之以鼻。
玩不到一塊去。
要嘎孔聖的地位,怎麼玩?
陸周表示理解。
周王長史司審理所審理正。
這年頭,誰肯跟藩王混啊?
陸周也不想啊,奈何朱恭枵給的太多了啊。
安家費五百兩,年補貼三百兩,就問誰能拒絕?
陸周拒絕不了。
其童年入蒙學,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在家幫母做醪糟並走街串巷叫賣,然求學之心不減,常在學館外聽課,時任湖廣棗陽縣學教諭的洪啟胤發現其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徒,遂得以繼續讀書。
受其師影響,陸周不想貪汙,但實在不想天天喝麥粥充飢,怎麼辦?
快到本王……世子碗裡來,朱恭枵掂著銀子大叫。
周王的左右長吏和衛指揮使肯定是朝廷欽派,下面屬官卻要他自己招募。
朝廷也缺人啊。
不是說真就選不出人來,而是調走的官需要補缺,挪到最後就是缺人。
朱恭枵以誠意打動了陸周。
審理正,本掌推案刑名,禁防橫暴,使諸王無干國紀,如今又增加了監察軍紀和監察官場的職責,屬於文武跨界的職位。
東番新復,開始肯定很難,但皇帝時時關注,容易出成績而且能被看到,工資又高,確實是不錯的崗位。
於是,陸周寫下了東番總督。
嗯,他還不知道皇帝打算把總督固定為二品,同尚書平級,不然就要重新組織思路。
格局還是小了。
狀元劉若宰直接寫了入閣。
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