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兵仙:這一身傲骨,生死無悔 (第2/2頁)
邁克爾傑克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飄揚著漢軍的旗幟。
他們以為漢軍佔了自己的大本營,頃刻間,趙軍軍心大亂,潰不成軍。
混亂之中,趙王被擒,趙軍數員大將被殺,李左車也被漢軍俘獲。
韓信看到軍士押著李左車向自己走來,快步向前,親自為他鬆綁,把他奉為上賓。
李左車問韓信:“為什麼要背水結陣?”
韓信解釋說:“只有把漢軍置於死地,他們才會為求生而拼命,兵書上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這個道理。”
背水一戰與項羽當年的破釜沉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戰對於韓信來說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此戰之後,韓信用兵更加謹慎,即便在己方有足夠優勢的情況下也不去輕易犯險,為垓下之戰積累了經驗!
漢四年(前203年),韓信在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之後,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
當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
劉邦看了韓信上書內容,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
謀士張良、陳平踩劉邦的腳,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經二人提醒,劉邦也明白過來,改口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
於是劉邦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此次事件被後世稱為——挾制稱王!
很多人都認為韓信這是居功自傲,過分僭越,為今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如果換位思考,任何一個人在當時的情況下,都不會覺得自己向劉邦討要一個齊王是過分的事情!
實際上就連劉邦自己也是這麼想的!這也是劉邦為何立刻聽取張良和陳平計策的主要原因!
韓信真的很在乎一個齊王之位麼?他在乎的並不是齊王之位,他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功勞大!
他有自己的傲骨,他不怕得罪劉邦!
龍且戰死之後,項羽非常恐慌,派武涉去規勸韓信說:“漢王落在項王手上多次,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下來,然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進攻項王,這種人不可信任,劉、項爭奪天下,勝敗在您,您站右,漢王勝,站左,項王勝,項王今天死,明天就是您,您和項王有舊交情,為何不反漢與楚聯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
韓信謝絕道:“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脫衣給我穿,分食給我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信我,我背叛他是不對的,哪怕是死我也不變心,請替我辭謝項王美意。”
其實在這個時候,韓信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