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醫生每天都做手術嗎?”
一邊吃著飯,旬佳宏一邊和陳陽說著話,他想要多瞭解陳陽一點,更多瞭解陳陽一點。
“倒也沒有,也就過了春節準備每週抽出一點時間練一練。”陳陽道。
“陳醫生打算兼修西醫?”旬佳宏聽著陳陽說的風輕雲淡,一時間心情是相當的複雜。
遇到陳陽之前,還不曾有任何一個人在旬佳宏面前如此風輕雲淡的裝過比呀。
“也不算是。”
陳陽沉吟了一下道:“我之前在紀平鎮的時候,有一位老中醫對我說,學中醫最重要的就是積累,至於能有多高的成就,就要看開悟了,當你覺得到了瓶頸的時候,不妨學一些其他的東西,不一定是醫,什麼都可以。”
“開悟要看天賦,要看機緣,但是開悟的基礎卻是積累。”
“開悟要看天賦,要看機緣,但是開悟的基礎卻是積累?”
旬佳宏把陳陽的最後一句話重複了一遍,若有所思。
“我現在感覺到自己也到了瓶頸期了,就學一點別的,在醫院,也就瞭解一些西醫方面,外科方面,正好我對外科也有點興趣。”陳陽道。
陳陽說的這一番話還真是老劉說的,只不過並不是老劉自己的話,而是劉軍的師父,早些年紀平鎮的一位老中醫。
說是師父,其實只能算半個師父,劉軍跟著對方也就學了一陣,並沒有學到太多的東西。
不過老中醫說的一些話,劉軍卻一直記著,也是隔三差五的想起一些,就說給陳陽。
陳陽這會兒說出來,也不過是為了應付旬佳宏,同時也算是點一點旬佳宏,畢竟有系統這個事真的不好說,說了也沒人信。
不僅僅是旬佳宏,就是邊上的李浩飛和楊曉輝也若有所思。
其實不僅僅是學中醫,學其他東西也是一樣,只有你不斷地積累,充實自己,才有可能一朝頓悟。
與其說是一朝頓悟,不如說是量變形成了質變,就像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樣。
中醫其實不能算是單純的醫學,而是包括、人文、地理、風水、天象.......包羅永珍。
想要把中醫學好,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僅僅是醫學方面,其他方面的東西對中醫依舊很有用。
像以前,厲害的中醫透過面色和脈象,是能判斷一個人的出生地,在什麼地方長大等等這些情況的,而要判斷這些情況,不僅僅需要掌握醫理,還要懂得人文,明白各地的氣候和生存環境。
“謝謝陳醫生。”
沉默了一會兒,旬佳宏向陳陽道了聲謝:“陳醫生剛才的話說的很有道理,之前我就有感覺,只不過有點說不清,現在明白了。”
“其實這個事主要還要看自己,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接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不是什麼壞事。”
陳陽生怕把旬佳宏帶溝裡去了,急忙又補充了一下。
有些道理並不是適合任何人的,陳陽學外科完全是因為有系統,萬一旬佳宏腦子一熱也跟著學,那可就糟蹋了一顆好苗子。
“嗯。”旬佳宏點了點頭。
吃過飯,幾個人一起出了食堂,一邊走一邊說著話。
正走著,幾個人身後,一家三口,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家三口半,其中一位是個孕婦,顯懷已經相當明顯了,挺著大肚子,女人的丈夫陪在邊上,還帶著一位七八歲的小男孩。
夫妻倆看上去也就是三十五六歲左右,一家人剛從餐廳出來,應該是來醫院做產檢的。
正走著,女人突然“啊”了一聲,然後捂住了胸口,男人急忙上前詢問,女人好像有點想吐,被男人攙扶著在邊上把剛剛吃的午飯全都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