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若華(三) (第1/2頁)
尋找失落的愛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昔日那個只會躲在梅姨娘盧穎身後的嬌憨女童,已經徹底蛻變,成了大梁官員中的中流砥柱,眼中流露出對建功立業的雄心和野心。
姜韶華清楚這樣的感受。權勢和地位帶來的愉悅,遠遠勝過一時的男女情愛歡愉。
當女子走上高位,擁有了權利,體會到了主宰自己命運和他人命運的滋味,便再也不願回到過去。
唯有繼續向前,一直向前。
“此事朕要考慮幾日。”姜韶華一派公事公辦的口吻,並未立刻應下:“等朕想好了,再做決定。”
沒有一口回絕,便已成功了一半。
盧若華心中大喜,面上還算沉得住氣,很快轉移話題,說起了河西郡的政務。
姜韶華在河西郡待了大半個月,在官衙裡所有部門都巡了一遍,河西郡內也轉了兩個來回。對河西郡裡的學堂尤其滿意。
姜韶華自登基之後,先設立女子學堂,緊接著推進束脩全免的公立學堂。二十年過來,頗見成效。就是最偏僻的郡縣裡,也會設立學堂。
八歲以上的孩童,便可進學堂讀書。真正能走上仕途科舉這條路的,其實少之又少。每三年一次的鄉試會試裡,能考中的多數是世家子弟。不過,這些年來,寒門學子考中的比例在逐漸增加。
尤其可喜的是,報名女科考試的女子們越來越多。女子科舉做官是最好的出路,便是考不中,讀書識字的女子,也可以走出家門謀個差事。譬如做女學夫子,或是女賬房等等。
移風易俗不是朝夕可成的事,這一條路,走了二十年,已經越走越寬敞越來越平坦。
盧若華這位河西郡郡守,對教育十分重視,不但設立了束脩全免的女童學堂男童學堂,還設立了高一級別的郡府學院。這也為家中貧寒的學子們提供了求學之處。只要能透過學院考核,便可免費就讀,食宿都由衙門來提供。
河西郡每年用於學院這一項的支出,佔了府衙支出的三成之多。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貧瘠的河西郡,在這幾年裡湧現了大批學子。去歲的鄉試,河西郡考中了十八個舉人。今年的會試,河西郡有三人考中進士。
這都是盧郡守實實在在的政績。
姜韶華看在眼裡,對盧若華的表現頗為滿意。
離開河西郡的時候,姜韶華對盧若華道:“朕要一路巡查,約莫得有大半年功夫,才能到邊關。”
“河西郡這裡不能少了你。你安心當差做事,等過半年,吏部派人來接替你的郡守一職,你就直接去邊關等著朕。”
“朕要在邊關設立新梁城,你來做第一任新梁城郡守。”
盧若華眼中迸發出粲然光芒,躬身深深拜了下去:“多謝皇上信任微臣。臣定當鞠躬盡瘁。”
……
新上任一年的王瑾王丞相,接到了皇上的書信後,立刻去見太子殿下。
十九歲的太子姜寧,身量修長,比起女帝陛下還要高一些,眉宇間滿是英氣。
姜寧笑道:“母親也給我寫了信,說起了設立新梁城一事,打算讓盧郡守去新梁城做第一任郡守。”
“吏部這裡,得選一個合適的人去河西郡做郡守。”
“此外,戶部也得提前預備。建立一個新城,需要大批錢糧和人力物力。有大半年時間,可以從容籌備。”
王丞相拱手道:“臣這就請馮尚書等人來商議此事。”
馮尚書都將近八旬的人了,還要整日為大梁錢糧操心。太子殿下心裡怪不忍的,想了想道:“讓湯侍郎來就行了。馮尚書好生歇著。”
王丞相無奈一笑:“馮尚書的脾氣,殿下又不是不知道。這等大事繞過他,他定然會惱怒。”
陳丞相致仕,馮尚書就是朝堂裡資歷最老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