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珂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得道,都是要經過一定考題的正確答案的。經歷,就是學習領悟。
“是啊!本來夠痛,何必讓心靈再多此一舉呢?心靈不痛,身體上的痛,才好癒合!”
鋪錦明白連痛都要放下,甚至愛上它,才能走出痛的日子。
“有了痛,也是沒有別的,日子總是要答對一樣,只有痛,才能領悟,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
地藏王菩薩告訴她有失必有得,所以不要貪得無厭。
“痛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配擁有的?”
鋪錦也領悟到,笑了。雖然疼依然,但意識只能把它暫且擱淺。
“身上的傷,都是外傷。而靈魂上的傷,才是永恆,放下疼痛,調整心態,用意念法漸漸的振作,療愈起來,只要是善意,終會得到佛祖的加持,不要灰心,要學會開悟,自渡。”
地藏王菩薩勸慰道,痛的極端,便是轉折點。
“嗯!你不讓我死,能讓我挺住痛嗎?我還得照顧孩子啊?佛祖你不是慈悲嗎?我好醒來做事。”
鋪錦在夢裡祈求的說。
“哈哈!你比我掌管大事還忙。你要記住,宇宙同根,萬物同體,你做好,孩子會因你而變得驕傲的。”
地藏王菩薩笑著說。
“鋪錦謹記!”鋪錦合十,恭敬地說。
“起心動念皆有形,如果你是一個好人,不要認為壞人和你沒有關係!生活是一面鏡子,想要什麼,付出什麼,那裡就會反彈什麼。比方說出現一件事情,你想自私擁有,那麼生活中的鏡子,漸漸的就會兒反彈無數個自私的身影。”
,!
地藏王菩薩的意思是自私的磁場,只會吸引自私。
“我一直謹記拋棄自我,做到無我!”
鋪錦,恭敬膜拜的說。
“如果你付出的是無盡的愛,反彈的也會是無盡的愛!但是方法不對,看似得到而並非得到。恨也起源於愛!恨只是為了愛而生活。如果恨不是為愛產生,那麼恨回報的只能是恨。”
地藏王菩薩說到事情在發生時,需要有個內外變相的問題。
”無私就不會在意不公平,自然少去很多煩惱與痛苦。而恨再也沒有意義了,所以你不要恨不公平,你要多想想還有多少人,不如你,就像姜舟和他娘,越想幸福,未必就得到幸福。”
地藏王開示痛苦的真理。
“感謝菩薩開示,我相信一切都會因我而好起來的!”
鋪錦領悟到,感謝地藏王菩薩。
“越想佔有失去的越多。就像每一次你想得到一穗糧食,從春到秋,不知道為了它,彎了多少次腰,那個時候是無。但那個時候你能恨穗子讓你挨累的過程嗎?”
地藏王菩薩舉例說明。
“不會,它是生的希望!”
鋪錦虔誠恭敬地回答。
“恨活嗎?如果那樣,你就該早點放棄生活,修閉關。可你並沒有,有必然會痛。不要想著沒人理解你,如果你真正強大到不需要人理解時,融入整體都能快樂,你還需要有人理解嗎?”
地藏王菩薩開導她。
“沒有價值的理解,不需要。也不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鋪錦領悟到,閉上眼睛,享受片刻的安寧。
“醒來吧?堅持給孩子弄點吃的,自己也吃點藥,心也好好養養。等好了,就不要再貪好了,夠用就行。”
地藏王菩薩寬慰她說。
鋪錦聽了,用心地拜過地藏王菩薩。便從夢中醒來,看了看身邊的小寶。
“小寶,你上灶臺幹什麼,不小心掉鍋裡怎麼辦?快過來。”
鋪錦想動,還是被疼痛給拉扯,雖然有氣無力地說著,但是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