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既然想起了&ldo;台州大捷&rdo;,蕭墨軒便也饒有興趣的回想起來。
歷史上的台州大捷似乎是在公元一五六一年發生的。這一年,倭寇萬餘、戰船數百艘,先後在臺州東北的象山、奉化、寧海等地登陸,企圖誘明軍出臺州,而後乘虛而入。
戚繼光當時正督軍台州,聞訊後立刻迅速部署兵力,令一部守台州,一部守海門,自率主力赴寧海。
倭寇探知戚繼光出臺州,遂兵分三路,由健跳、桃渚、新河三個方向進犯臺州。
戚繼光得知新河情況危急,遂令唐堯臣率軍赴新河抗擊。自率師在寧海殲滅入侵倭寇之後亦迅速回師增援新河,
在增援新河的途中,行至寧海西南的梁莊時,戚繼光又得悉新河告捷,唯桃渚一路倭寇正向台州府城進逼,遂督軍火速回城。回軍至花街,正巧遇倭寇大隊人馬,戚繼光指揮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將其殲滅。然後,揮師北進,殲滅入侵健跳的倭寇。
也就是這一戰,促成了和侵擾大明海域多年的倭寇的決戰之勢,也為後來將倭寇徹底趕下大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三十八章 江南徐渭
&ldo;一五六一,約莫是哪一年,應該不遠了吧。&rdo;蕭墨軒一邊想著。這麼些年的大事裡,蕭墨軒只記得清楚一個萬曆二十年開始的援朝抗倭戰役,似乎是一五九二年,於是便扳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隆慶,六年,自己的這位師兄還真可憐,蕭墨軒微嘆一口氣。嘉靖,四十五年,似乎也不遠了。蕭墨軒一邊算著,一邊胡思亂想著。
一五六一,嘉靖四十年……蕭墨軒立刻像被針紮了一樣跳了起來。嘉靖四十年,四十年,便就是今年。
&ldo;來人,來人,備轎。&rdo;蕭墨軒幾步走到門邊,&ldo;嘩&rdo;的一下推開房門,大聲叫道。
杭州,浙直總督行轅。
大堂內燃著幾支明燭,把四周照得通亮。胡宗憲合著幾個參軍,幕僚還在那議論個不停。
&ldo;胡部堂,各位大人。&rdo;蕭墨軒一隻腳剛踏進大堂內,便拱手出聲道。
&ldo;蕭大人怎生又折回來了?&rdo;胡宗憲詫異的抬頭看了一眼,起身迎道。
&ldo;胡部堂,台州危矣!&rdo;蕭墨軒忙不迭的喊道。
&ldo;台州?&rdo;像一塊石子投進了水裡,大堂內立刻起了一陣騷動。
&ldo;蕭大人此話怎講?&rdo;胡宗憲急忙又問。
&ldo;諸位大人請看。&rdo;蕭墨軒幾步走到了地圖旁邊,指著上面說道,&ldo;台州就在寧波的下方,三路倭寇中,只有寧海的倭寇真算是上了岸。&rdo;
&ldo;象山海面上的倭寇似是去了紹興,可是海面廣袤,只要轉個彎便可南下臺州。&rdo;蕭墨軒回身看了眾人一眼,見都是瞪大了眼睛看著地圖,於是接著說道:&ldo;在奉化的西鳳上岸的倭寇,上了岸卻只在周邊掠奪逗留,並不深入,其中之意,便是隨時準備再次下海。至於寧海的倭寇,最為勢大,足有五千人之多,如此大股倭寇,為何也只在寧海一縣襲掠?&rdo;
&ldo;蕭大人之意。&rdo;胡宗憲的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川字,&ldo;難道是寧海的倭寇是為了阻止官軍南下支援台州?&rdo;
&ldo;不錯,但這只是其中一層。&rdo;蕭墨軒又伸指在地圖上的台州位置上點了一下,&ldo;其二便是要引出台州守軍,好讓其他兩股倭寇乘虛而入。&rdo;
&ldo;唔…&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