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第1/2頁)
顧七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cre從lpl夏季賽開始就不被看好,也沒有在夏季賽季後賽書寫一串四的神話,最後還是去打了決定s賽入圍資格的比賽,拿到了三號種子的資格。
每一步都很極限,每一場比賽看起來都很勉強,所以即使成功突圍進入小組賽,cre也被嘲成每年世界賽到此一遊的隊伍。
「s賽一輪遊罷了,絕不缺席cre。」
「勉勉強強十六強。」
「怎麼也八強了,師匠和一電今年指標已經完成,明年又是最有希望的一年。」
「苟到四強了,這波一電可以吹三年。」
cre就在這樣群嘲的狀態下,在「什麼版本靠下路,逆版本走不遠」的聲音中走到了決賽。
此時此刻,有很多人才恍然驚覺cre並沒有逆版本。
他們並不是不打中上野,恰恰相反,他們已經在這方面做得足夠好。又因為cre長期以來擅長的戰術思路,他們的團隊配合非常默契流暢,並且因為有tistone作為長期的核心,他們最熟悉也最擅長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由一個一個小的節奏逐漸推進和掌控比賽的節奏。
將資源最有效率地配置給最能夠做事情的位置。
既然他們有個人能力極為突出的選手,那麼為什麼要去限制他的發揮呢。
中上野是絕對的帶動者,但是觀眾們由於對於cre的印象,更多地將目光集中在了下路。而tistone永遠不會讓人失望,他有絕對強悍的個人實力,也因此,他的亮眼操作之下,其他的就會顯得黯淡失色。
這不是一個人的競技。沒有配合,純粹靠個人實力來打比賽是不可能從職業賽場上殺出來的。而在團隊能夠很好地配合的情況下,個人能力的重要性就愈加凸顯。
個人能力會在各方面反哺團隊,失誤率低,有絕對優勢的直覺和意識,再加上執行力,這才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更何況隨著遊戲版本的更迭,各個位置的平衡性也提升了,現在每一個位置都有可能成為一場比賽的核心。
如果說沒有聽說過輔助核心,那有沒有人會放beside的機器人或者錘石出來看一看?
團隊配合是推進力,而個人實力則體現在壓制力上面。
像是曾經da開的玩笑,「你強任你強,我們有師匠。」
如今tistone和beside所在的下路,就是這樣自帶壓制buff的存在。
更多人則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覺得cre這一年的運氣實在太好,居然這樣都能夠打進決賽,反而之前看好的另外兩家紛紛折戟。
只能感慨一句cre的運氣來了。
無論各方如何看待這一場決賽,最無法預料的這一場決賽就這樣開始了。
「歡迎來到s9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今天的比賽是cre對陣gsk。」
解說簡單介紹了一下目前的情況,然後就開始在等待選手們除錯的過程當中帶動氣氛。
「說起來,cre應該是到目前為止進入s系列賽總決賽次數最多的隊伍。」
另一個解說點頭,「確實如此,這應該是cre第三次進入全球總決賽的決賽了。」
評論席也開始憶往昔,「這也是二十第三次問鼎s賽,只不過距離上一次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上一次tistone的id出現在s賽決賽還是在上次。」
「倒是也不用擱這兒擱這兒了,這應該是要到s5的總決賽了。」對話回到解說席。
「距離現在已經是四年的時間了,我們師匠的身邊依然是嶺花,說到這裡,其實和s5的版本還是蠻像的,尤其是輔助,硬輔像是機器人錘石都已經又成為了版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