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3/5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手上戴著水空間,李永覺得開車旅行,也不算什麼,實在不行,就躲水空間裡過兩天好了。
最終,兩人就定下坐火車前往西藏的方案。
雖然說現在手裡並不缺錢,兩人還保持著精打細算的習慣,買了兩張硬臥的下鋪票,一張七百多塊錢,兩張就是一千五百塊。
列車從申城出發,要經過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再到西藏拉薩,全程四千多公里,要花四十八個小時,如果一切順利,沒有晚點的話。
提前買好車票,李永和寧小雪就開始準備出行所要攜帶的物品。
話說寧父、寧母,李爸、李媽聽說他們兩個人要去拉薩,都擔心得不得了,西藏給普通人的印象,就是很神秘的一個地方,那裡是高原,還有高原反應;地廣人稀、渺無人煙的,就怕他倆在那邊給受罪。
李永和寧小雪好說歹說,才算做通了四位老人家的思想工作。
好在青藏鐵路修通以後,去西藏旅遊這兩年也成為比較熱門的話題,申城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去那裡遊玩,在大量事實面前,寧父他們最後還是同意了。
他們就將擔心化作行動,反覆提醒李永和寧小雪要將可能需要用的東西都帶好了,棉襖要帶上,高原氣候寒冷;泡麵也要帶一些,到那邊吃的未必習慣;還有一些常備的藥品,防止高原反應的藥物,寧父甚至要去醫院的朋友那邊搞兩隻氧氣包,好說歹說才沒有弄。
林林總總的東西收拾了好幾個大包,寧父本來要送的,給李永堅決推辭掉,因為是晚上的車子,甚至不惜打電話給嚴小凡,以工作上的事情,將寧父給調開,又避開其他人,將大包小包的全都扔到水空間裡,提著兩隻揹包,瀟灑無比地打了個計程車,直奔火車站。
這時候去西藏的人倒不是很多,不過火車站賣票都是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賣,所以李永他們所在的這個車廂倒都是人。
硬臥車廂都有上中下三個鋪位,李永他們買的是下鋪,另外上鋪的也是一對年輕的男女青年,中鋪倒是一個挺成熟、威嚴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個男青年,不過他不到西藏,要在西寧下車。
上鋪的那對感覺挺能扯的,李永他們上車以後,就聽到他倆一直東拉西扯的,到處向人打聽情況。
遇上李永這種去旅遊的,就熱情地招呼:“我們也是去旅遊,大家可以結伴,也好有個照應。”
要是中鋪那種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人,他們又湊上去熱情地詢問西藏的情況。
中鋪的中年人叫林東臨,是申城援藏幹部,這次家裡有事臨時趕回來,現在過去還要工作兩年。
“林哥,你就是當代的孔繁森,了不起!我們要向你學習,”男青年歐陽成說得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讓人聽了很舒服。
林東臨卻只是淡淡笑了笑,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那好啊,我代表西藏人民歡迎你們紮根西藏,現在西藏就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像我們年紀大了,有家庭有兒女,都是牽掛,年輕人在那邊奮鬥兩年,對你們的人生絕對有幫助。”
“林哥說得對,我們這次先去考察考察,”歐陽林笑著說道。
這一節車廂,真正要到拉薩下車的人並不多,很多到蘭州、西寧的,去西藏的,有幾個是和李永、歐陽林他們一樣,是去旅遊的,還有就是林東臨這種,在西藏那邊工作生活。
為了建設西藏,申城每年都要組織一批援藏的幹部、技術人才和年輕人,就像林東臨、孫海寧他們一樣。
就像林東臨剛才說的那樣,他們也有妻子兒女,要堅守在那邊,確實不容易。
李永伸手在揹包裡掏了掏,實際上是從水空間裡弄了兩隻早就摘好的黃瓜,拿出來遞了一根給林東臨:“林哥,來根黃瓜,綠色無汙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