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第3/4頁)
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自家破得露頂的茅糙房,茅糙房前乾涸的河塘,河塘邊枯萎的大槐樹,牢牢記在了霍思華腦海,那是一種沒有生機的畫面,是泛著死氣的影像。那一年,霍家所在村子的村民全部離開故居外出求生。
七歲的霍思華不知道自己家鄉在哪裡,只知道太陽升起的地方有高山。大三歲的霍思中比她有印象,知道家鄉在祁門山山脈以西,瞿城以北。
霍思中成為西北郡郡守後,曾循著幼時記憶找到家鄉原址,希望能尋到族親或者鄉親。可讓霍家兄妹失望的是,霍家所在的村莊已經荒廢。附近新建村莊的村民都從別處搬來,舊村莊沒有一人返回,除了已經是一方大員的霍思中。
逃荒求生之路是艱苦的。那一年,吳國北部地區旱情普遍嚴重。霍氏一家五口在北部要不到食物,只能往有長河穿過的南部求生。
走在半路,比霍思華大一歲半的霍家二子餓死。霍氏夫妻尋了塊荒地用手刨了個坑,將小兒子屍體用土埋葬,免遭禿鷹啃噬。
埋完小兒子,霍氏夫妻身後跟了一個尾巴,這個尾巴就是&l;耗子&r;。
從那時起,耗子就一直遠遠跟在霍家四口身後。那時霍氏夫妻還沒有生病,還有力氣做點短工換回食物。因為傷心餓死的小兒子,對孤苦伶仃遠遠跟在後面的孩子有憐憫,食物多時,會分一點給衛青。
霍思華最初對耗子沒有什麼感覺,那一年逃荒的人太多,有許多像耗子這樣流浪的小孩。只是這些小孩總會無緣無故消失,霍思華那時太小,沒去細究小孩消失的原因,只感覺父母不管是乞討,還是做苦力,都不會將兄妹倆放在視線之外。
能明白小孩的失蹤原因,還是耗子後來在南部埠告訴她的,那些沒有大人維護的孩子,很多都被饑民煮了吃進肚子。耗子這麼說是警告已經失去父母的霍思華,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要隨意跟大人離開。
逃荒的日子雖苦,可有父母庇護,霍思華即便餓著肚子也非常滿足。目的地南埠有山有水,村民淳樸善良,長河附近有荒地可供開墾。
眼看就能在南埠落地生根,霍氏夫婦兩人不幸同時生病去世,霍家兄妹變成了跟耗子一樣的孤兒。
成為孤兒的霍思華開始痛恨起耗子,因為耗子老是搶南埠村民施捨給他們的食物,那時的霍思華,每天在糙堆中睡覺前,都要將耗子賭咒一遍。
霍思華永遠記得第一眼看到兩位大人的那一幕。當她跟著哥哥從糙堆鑽出時,她看到了仙人,看到兩位高大俊美的上仙,還吃到了仙食。那塊肉餅的美妙滋味,在她之後的人生中再無有過。
有幸被鄭鈺銘和楚朝輝收留,霍思華覺得是父母之靈在冥冥之中苦求所致,為了在大人眼中有價值,霍思華拼命向兩位大人希望的方向努力。
在山谷的生活是幸福充實的,美中不足便是耗子也跟來了。霍思華當時恨恨地咬著指甲,深覺這個叼鑽狡猾的傢伙總是陰魂不散。
雖然兩位大人認可了耗子,肯將耗子衛青領進了山谷。霍思華對他卻分外防備,防備衛青會不利於大人,不利於山谷。在之後的歲月,雖然隨著時間流逝,相處長久,霍思華對衛青的成見慢慢變小,但霍思華心底對衛青一直有著不好看法。
吳王笙四年六月,拿到畢業證的霍思華應豆蔻邀請,去了咽喉口城池作客。霍思華會去作客,很大原因是去探望兄長霍思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