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為帝王師,鑄萬世之道!(求訂閱! (第1/9頁)
天榜草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48章 為帝王師,鑄萬世之道!(求訂閱!)
這些天長安城內風波不斷,一切事皆因這李太白而起。
早些時日,自那第一篇文章出現之後。
玄宗就令人徹查這李太白的底細,讓人將他帶到自己的面前。
這些日子,順藤摸瓜,朝廷早已經將李太白的一切資訊,全部蒐羅完畢。
只不過他的行蹤有些飄忽不定,想抓捕歸案,還需要一些時日。
如果有必要的話,朝廷甚至會將李太白的家屬全部緝拿。
但李隆基並沒有這麼做。
他要的是李太白,而不是他的家人。
然而。
讓李隆基沒想到的是,這李太白竟然來到了皇宮外面,主動找上門來了?!
錯愕之餘,李隆基大手一揮:“招他覲見!”
……
蘇澈被宣入紫宸殿中。
這是內朝殿堂,屬於偏殿,皇帝通常在這裡接見宰相等朝廷重臣,經常會在這裡商議國家大事。
在古代,朝會不是每天都開,一般王朝建立之初,皇帝比較勤奮每日都上朝,處理各種政務,到了後來,基本就是五到十天開一次朝會。
皇帝在其他時間處理政務,一般都是召集心腹,在偏殿進行會議。
此刻蘇澈被卸了兵器,大步走入殿中,見了皇帝,也不拜,只作揖行禮,便左右看著,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
上方的李隆基見這傢伙如此自來熟,頓時有些無語,他不是商人之家出身嗎?第一次見到大唐皇帝,竟也不知道害怕和忐忑,反而行了禮後就直接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這傢伙甚至連站著都不想站著!
一般來說,在朝會上,只有三公級別的人,才有資格被賜座。
這李太白一上來就找自己的位置,是把自己和當朝重臣相提並論了?
真是個不要臉的傢伙!
李隆基扶額,無語的說著:“來人,賜座。”
宦官連忙將本應該屬於朝廷重臣的椅子,搬了過來,放到蘇澈的身後。
“謝主隆恩!”
蘇澈又行了一禮,隨後大大咧咧的坐在了這椅子上。
蘇澈見君王之禮,並不是跪拜,而是作揖,也就是鞠躬。
在中國古代,所謂的‘跪拜禮’,一直是存在的。
《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公羊傳·宣公六年》:“靈公望見趙盾,愬而再拜;趙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
稽首禮,是臣子拜見君父時所用,正坐後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但這樣的稽首禮,只是單純的延伸禮儀,並不是真正的‘跪下’。
因為這種俯伏的動作看著非常像“下跪”,其實是“趴著”,不是“跪著”。
這個時期是沒有胡凳的,也沒有椅子。
大家都是正坐。
無論君臣,都是正坐。
在正坐的基礎上行禮,也就是所謂的跪拜禮,和以後的跪拜,雖然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是有些不同的。
臣子向君王稽首後。
君王也要向臣子回禮,這個禮叫空首禮。
這樣的稽首禮,在在元朝之前,只是禮節儀式,並沒有屈辱性的含義。
到了後來,下跪逐漸就變成帶有屈辱性的含義。
因為這個時期,大家都是有凳子和椅子的。
能坐卻反而要跪著,這含義自然就慢慢變化了。
雖然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