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是有了如此實力,日本人甚至一度喊出了「買下美國」的口號。
敢於挑戰自己的經濟和科技霸權,美國當然不會答應。
後來立馬藉口非法出口禁運物資為名,制裁東芝公司強力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逼迫對方簽署了完全不平等的《日美半導體協定》,並開啟了美日貿易戰新模式。
幾輪大棒下來,東芝公司拱手讓出了半導體行業領頭羊的位置,日本經濟受到全面打壓也開始步入失去的二十年時代。
想到這裡,韓皓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在中國主導了高達3000億元規模投資工業40的活動,涵蓋了晶片、液晶顯示屏、作業系統、高精尖智慧工具機等,都是美國佔據領先地位的領域。尤其在半導體行業的飛速佈局,一旦成功的話將會撼動美國主導的晶片現有格局。
換位思考的話,中華集團很可能成為美國打壓的物件之一。
作為世界霸主,憑藉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實力,美國政府直接制裁一家企業的話,基本就宣告了對方社會性死亡。
中華集團國際化步驟剛開啟沒多久,若是迎來制裁的話,就全部功虧一簣了。
一向以來,韓皓都認為中美兩國之間合作大於分歧,將會攜手共同發展貿易往來活動。
但「deep state」的報告提醒了他,日企走過的路,中華集團可能要重蹈覆轍來一遍。
國際上的競爭,從來都不是你好我好的閤家歡,而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
負責處理中華集團對美政商關係的公關公司為此建議,中華集團應該遵守美國法律,避免遭遇長臂管轄,主動減低被盯上的風險,將全球化思維作為首要考慮。
「考慮到中華集團在全球擁有的知名度,以及閣下本人在中美乃至全球政商界的影響力,直接遭受制裁的可能度並不高,但這個威脅毫無疑問存在。」
不同層次的人對同一份情報產生的反應完全不同,到了韓皓這種地位,他執掌著中華集團前進的宏觀方向。一旦產生戰略誤判,那麼對企業的發展將造成關鍵影響。
為此,成立多年擁有不錯成績的中華智庫立刻接到了關於制裁的課題,要求他們對此進行宏觀戰略方向解讀。
一正一反兩份報告隨即擺在了韓皓的桌前,它們從完全對立的角度出發解讀中華集團的國際經營策略,但都得出同一個結論就是公司極有可能迎來國際打壓。
如果中華集團就此停步不再向前,那麼面臨打壓的風險極低,可一旦繼續越線,那麼日企的昨天就是韓皓的明天。
「為中華之崛起而造車!」
這是寫在中華集團大門的座右銘,也是所有中華員工們心中的信念所在。
若是國家無法崛起,那工作和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韓皓想都沒想就否決了獨善其身的建議,大不了就繼續在中國國內當山大王,但要放棄工業40的戰略是萬萬不可能。
牌桌沒上,底牌還沒有看到就喪失信心放棄,肯定不是韓皓這樣的商界大亨所為。而且上了牌桌,說不定還能抓到一手好牌,擁有了跟莊家叫板的底氣,可以迎來新的破局之路。
對此,韓皓將未來幾年的公司戰略進行了調整,在國際上採取相對收縮戰略,力保基本盤不丟失,苦練內功將企業向高科技製造公司轉型,積極向工業40進軍。
首要目標,就是解決敏感的伊朗汽車市場問題。以前中華集團弱小沒存在感,跑到伊朗合資建廠生產汽車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但發展到今天已經是龐然大物,尤其還拿了全球汽車銷量第一,再想低調已經不可能。
雖然之前在中國政府協調下拿到了豁免協議,並利用註冊新公司組建了防火牆,可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