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操從天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燁歌可能是發育晚,十幾歲的時候體型還像個小孩子,恰好符合弟弟活潑稚嫩的形象。先是去找哥哥要口琴,畫面一換,鏡頭裡一排女人在臺上跳舞,他站在椅子上努力往前扒,一口不知哪裡學來的臺灣方言叫著:&ldo;阿母!&rdo;然後哭了起來,接著就是他躺在冰上的樣子,徐子琰按下暫停,卻不忍直視,他恍然間覺得畫面裡那個人真的是一個已經死了的少年,那不是燁歌,只是一個普通的死人。
他心底忽然爬上來一絲蜿蜒而又冰涼的恐懼。他設想了一下失去燁歌的情景,發現自己一點都無法接受這個假設,連想都不能想。
大年初三,芒果臺黃金檔,《鈴山戰記》首播,第一集平均收視率24,算是爆了。
主創團隊早有預料,也沒有很激動,原作小說在碧海文學網連載數年,早已圈下無數粉絲,加上主演幾乎都是流量明星,自帶話題,不爆才是奇事。只是不知道後面還能不能保持這個勢頭。
網路上也到處都是相關話題,楊燁歌開啟微博看了一下,因為這劇製作還算精良,目前是好評佔多數的。
結果第二天,勁爆話題就來了,先是有一個掃劇大v吐槽說這個劇特效還不錯,看得出是花了錢的,就是配音有點用力過猛,令人出戲。然後一批人附和,說這才播了兩天四集,就發現好幾處演員口型和臺詞對不上的地方,配音能不能走點心。
然後配音演員跑來吐槽,說你們是沒看過原片,隨便拿出來一段都是演員黑歷史啊,另一個說是啊,錯詞頻繁就算了,某人演著演著開始背詩,記不住詞就在那念: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還是粵語,這口型能對上就怪了。
吃瓜群眾們哈哈哈一通後,一個常年活躍在微博、海角、虎撲等論壇的黑星大v又例行出來黑人了,唯恐天下不亂地說:&ldo;其實帶了耳朵的觀眾都可以聽出來,有些演員的聲音是原聲,有些不是,至於那些不是的為什麼不是?應該不用我解釋了吧?呵呵。&rdo;
話題一夜之間發酵,有博主科普了什麼是現場收音,什麼是配音,為什麼國產劇也需要配音的冷知識,矛頭直指當今國產劇粗製濫造的一系列問題:演員演技不過關,臺詞差,態度不認真,導演也把關不嚴,穿幫鏡頭頻出,有問題就扔給後期解決,演員片酬佔比過高,後期預算不足導致五毛特效辣眼等等,轉發過十萬,正熱播的《鈴山戰記》也遭了殃,被歸進了&ldo;粗製濫造&rdo;的行列裡,原作粉跟演員粉掐得風生水起,尤其以關潮、姜一明等幾個口型總是出問題的演員中槍最厲害。姜一明還有藉口,因為他是香港人,剛來大陸發展,普通話說不好,演技還是過得去的,而關潮和另幾個新人,就百口莫辯了。
科普博主被鋪天蓋地的關潮粉罵得親媽都不認識,一怒之下又發了一篇長微博懟回去,抨擊影視行業黑幕,指摘盲目追星風潮,最後一句話振聾發聵:&ldo;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大家把一個烏煙瘴氣的行業當做常態,把一些根本不夠格的明星奉若神祗,缺點不能批評,錯誤不能指出,有人站出來說句真話,反而要被萬人唾罵!大概真的應了那句話‐‐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rdo;
楊燁歌終於發現,他一直看好的後輩歐小滿,原來是個大腹黑,就在鈴山戰記配音門議論得甚囂塵上的時候,這位小滿同學發微博了。
歐小滿v:很多妹子看了鈴山戰記在私信裡問我配音的事,在此統一回復一下,沒錯,楊捷的聲音是我自己配的,後期製作的時候我剛好有空,就跟楊哥楊燁歌v和彥茹彥茹cherryv一起去了錄音棚,配音工作真的非常辛苦,向老師們致敬。(拇指
王彥茹和歐小滿是一個公司的藝人,第一時間就轉發了。
彥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