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小型接戰,中國軍方傷亡了三百六十萬人,日軍傷亡了一百一十萬人,中國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萬人,中國人民的財產損失估計,超過六千億美元,另外中國無數的文物與古蹟,都遭到日軍大量的摧毀與劫掠。最後日本在中國戰區共有一百二十萬部隊向中國投降,六十萬的關東軍向蘇聯投降,日軍的主力部隊,幾乎全限制在中國的戰場。這就是中國對於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無與倫比的貢獻,這些資料就是一個駁不倒的事實,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會成為聯合國四強的根本原因,歷史的敘述可以受到觀點的扭曲,但是數字仍然會說話。
11 孤軍抗日犧牲最大
整個中日戰爭,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一年,是中國孤軍奮戰的時期,在這個長達十年的時間中,先是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日本是想盡辦法步步蠶食中國的東北、內蒙與華北,中國是忍辱負重的設法爭取時間,完成統一與建設,以凝聚國力來面對中國民族生死存亡之歷史決戰。
在七七事變之後,中國雖然沒有準備完成,但是被迫全面的應戰,日本是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以優勢的兵力,擊潰中國的抗戰意志,不過中國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焦土作戰,在重大的軍民傷亡中,讓日本陷入中國的戰略泥淖之中。而在武漢會戰之後,日本企圖改用以戰養戰的戰略,扶植漢奸政權,來搜刮中國作戰資源,並且迫使國民政府最後因為力竭而放棄抵抗。此時國民政府採取長期戰略相持的方式,消耗日軍的作戰能力,迫使日本在面臨戰爭資源面臨耗竭之前,悍然的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奪取南洋的戰爭資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