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日戰爭是那個黨打的?並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事實是,當時中國所有的黨派與全體的軍民,都參加了這場歷史中日歷史的決戰。與其歸功是哪個政黨的功勞,不如回歸歷史真相的記錄,大家可以心平氣和的從真相記錄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改朝換代歷史的結論,可能是由成王敗寇的邏輯所支配,但是千萬中國人民的血淚歷史記錄真相,卻不能因這樣的邏輯,而予以扭曲與抹殺。中國人絕對不能認為許多國民黨的領袖們,有著留日背景與日本關係,就認為國民黨媚日或是懼日,事實上,多數國民黨領袖是很傳統的中國人,中國民族主義成為支配他們的主要力量。只要看蔣介石最後會採取「聯蘇容共」的抗日政策,就可以知道,為了準備抗日,蔣介石甚至放棄了自己所一向堅持的政治信念與原則,而尋求蘇聯的援助與允許共產黨參加抗日。更別提在全面抗戰的八年中,國民政府承擔了多少的責任與壓力,而終於將中國從次殖民地的卑微地位,提升到聯合國的四強。
中國共產黨當然有參加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當時最為重要的政治路線,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終極革命目標,是要推行「無產階級專政」,日本右翼軍閥政府,是這個革命要推翻的重要階級敵人之一,所以中國共產黨會抗日。但是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並非把抗日當成必須全力出擊的首要目標,因為它的歷史使命,是要打倒一切的反革命勢力,壯大自己的革命隊伍,所以中國共產黨只是把抗日當做達成革命成功的一個環節而已,當然不會主動盡全力去與日本拼戰[3]。
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無法舉出自己在抗日戰爭中,所真正締造光榮戰役的重大歷史記錄原因之一,平型關作戰只是太原會戰中的一個戰役,共軍也在這場戰役中,只擔任敵後遊擊五分之一的責任,成功的伏擊一個日本的補給運輸隊而已,百團大戰也是一系列遊擊戰的統計總數,個別的作戰規模,連戰鬥[4]都算不上。假如中國抗日的真相,只有平型關與百團大戰(兩場作戰加起來,日軍的死亡人數只有三千人不到),再加上一些遊擊戰,那麼中國就真的對於二次世界大戰,沒有貢獻可言了(幸而這不是抗日戰爭事實的全部)。假如中國真的是這樣的抗日,中國根本就別想成為聯合國的四強,恐怕連臺灣、東北都要被國際共管了。
雖然如此,共軍仍然在黃河南北,長江兩岸,各種大大小小的遊擊戰中,與日軍進行非常艱苦的對抗,八路軍抗日的犧牲,也是非常的慘烈,共軍有自己一套非常難纏的遊擊作戰能耐,讓日軍與偽軍遭到非常嚴重的牽制與可觀的損失。但是這些抗日的行動,究竟是戰略的牽制,而非戰略正面的對抗[5]。
9 抗日史實需要肯定
歷史必須還原它的本來事實真相,否則歷史將會繼續出現嚴重的不公,也會導至歷史悲劇的繼續發展,中國人曾經為維護人類歷史,免遭法西斯的蹂躪,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當時中國人的血淚與犧牲,到如今還是遭到近乎完全的被遺忘與抹殺命運,難怪中國人會有如此重大的自我認同的困難。
當全世界在探尋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意義之時,中國人竟然不知道自己在這個重大歷史的定位?也不知道中國做了那些重要的貢獻?中國人也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贏得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反而會喪失領土,中國會陷入內戰?直到現在,中國人還是不能知道自己光榮的歷史。這些歷史嚴肅的問題,當然中國人要負起自己民族不爭氣的責任,但是國際強權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對中國上下其手的破壞與出賣的做法,也要負起同樣的責任。
因此作者寫這本書,其目的只有一個,告訴所有的中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抗日的歷史真相何在?依照歷史事實的記錄而言,中國是戰士,而不是人質,中國在二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