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這是真的華夏搖滾?(求訂閱,求月票) (第1/3頁)
水水泛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注這場直播的圈內人可不止這些,第二天就要開始第二場巡演的劉遙,現在也暫時停下了正在進行的彩排,和樂隊成員一起看起了直播。
BJ的精衛填海、肆顧,春城的半山等國內關注搖滾和獨立音樂的酒吧內,數以千計的華夏搖滾人現在也都是在關注著這場直播。
最牛的是白馬紫龍這四個人,在滾石音樂節之後,他們四個人就拉了個群,現在正在手機上開著影片群聊,然後在電腦上一起看直播。
溫布利體育館內,在樂迷們的歡呼聲稍稍有些褪去之後,邊浪才接過菲莫斯遞來話筒,對臺下的觀眾用華語說道:“感謝Hatter的邀請,和北倫敦人民的熱情,下面這首歌,我想讓大家聽一聽獨具我們華夏韻味的搖滾。”
隨後,互動翻譯的小姐姐將邊浪的這段話翻譯成英文說了出來:“Thanks to Hatter's invitation and the enthusiasm of the people of North London, I would like everyoo listen to our unique ese style ro this song.”
此時臺下的外國觀眾和華夏觀眾們在給出掌聲和歡呼聲之後,都開始議論了起來:
“為什麼要強調華夏,難道歌詞上有什麼特殊的含義麼?”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可惜了,我們不會華語,只能就感受一下旋律給我們帶來的震撼了。”
“我猜想,可能是華夏古詩詞風格的歌詞吧。一會螢幕上應該會有翻譯吧?”
聽著這些話,張婧心中就在想:“如果真是古詩詞風格的,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譯出來的話,這些老外估計也很難理解其中的意境吧。”好在身為一個華夏人,她就完全沒有孩這方面的顧慮了。
等邊浪說出:“《夢迴唐朝》!”這歌名之後,所有人在場的華夏人心中都是為之一振。
“好傢伙,又是新歌!”
“在搖滾樂被髮揚光大的英倫,唱我們華夏的盛世,滾石你們怎麼能那麼牛逼?”
“這……啊啊啊!是盛唐啊……滾石新歌是寫盛唐的啊!”
水藍星的搖滾樂發展史,基本上也和原地球大差不差,上世紀40年代誕生於米國,60年代和70年代在英倫得以興盛,等傳到華夏國內那已經是80年代的事情了。也就是其後的10左右的時間內,原地球華夏搖滾出現了至今也沒有後來人超越的巔峰。
隨之而來的也是對於搖滾的各種不同的看法和定義。
世界上最難的就是為某種事物下一個定義,因為這需要描述的準確和精練。而世界上最容易的也可以說是為某種事物下一個定義,因為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認識程度給出一個概念。
所以很早以前,在華夏人的傳統意識中,一頭長髮加上皮夾克就是搖滾。然後有人認為,搖滾就是吉他上的 SOLO,貝斯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節奏。有人說搖滾是一種精神,可是也有人說這些都不對。
原地球也有無數的樂評人給出了自己對於搖滾的定義:
卡爾·貝爾茲則在他那本《搖滾故事》中視搖滾為“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查理·勒特稱搖滾為“城市之聲”,認為它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音樂吶喊。
喬納森·艾森則在《搖滾時代》中稱搖滾為“對西方文化之偽善的反叛是一種深刻的顛覆形式”。
而最有的意思是戴夫·哈克《物有所值》中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分析搖滾,認為它是“工人階級文化”;而保爾·約翰遜則在《新政治家》中視搖滾為資產階級的陰謀,其目的是招安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