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令人費解的真相(求訂閱,求月票) (第1/3頁)
水水泛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對歷史瞭解更多的劉紫陽,一瞬間就把這一切給串起來了。
“這歌詞初聽是生硬了些,但真不能細想啊!”
現場的觀眾很多對歌詞也是聽的雲裡霧裡的,但並不妨礙他們覺得這歌有勁,尤其最後三句。
而現在臺上的尾奏還在繼續,在高失真的吉他音的烘托下,邊浪的掃弦就西城城牆上的諸葛孔明,憑欄而起,全是氣勢。
隨後持續穩定的“咚咚咚咚咚……”的底鼓,就如兩軍陣前的擂鼓,讓人敬畏的同時也激情澎湃。
那些喜歡純民謠的樂迷,之前對搖滾的感覺就是燥,沒什麼震撼可言。
可現在這段尾奏,著實讓他們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真真切切的體會了一把什麼叫樂器演奏給他們帶來的震撼。
在聽民謠的群體裡,大多是被歌詞所吸引的,很少去注意曲和編曲有多牛。當然也因為民謠的和絃相對簡單,編曲也不復雜,久而久之就讓聽眾把歌詞的比重看得比曲和編曲要重。
但今天聽到了邊浪這兩首的編曲之後,很多人開始發現,原來歌詞之外,光聽樂器的演奏也是能讓人帶入到歌曲中去的。
最後三句出現的甲午,一般人固有思維肯定是首先想到了甲午戰爭。
而尾奏所烘托出來的意境,不正是大戰前的肅殺與緊張感覺麼。
等到電吉他和架子鼓撤走,邊浪用模糊的人聲開始哼唱:“嗚……”一下子就把人帶入到戰後的那番蕭索意境之中……
直到歌曲結束,酒吧老闆第一個帶頭鼓起掌來!
“好!好聽!”
而劉紫陽看著這現場掌聲不斷,叫好聲不停的場面,對身邊兩位經紀人說道:“也就是這倆是情侶了,要不然後面佑邊怎麼接這……”
他後面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也就是這是民謠場了,邊浪要是搖滾起來,那原本演出的人後面得多尷尬。”
而丁彤他們這邊,一群老炮一個個都是點頭起身鼓掌。
這首歌在他們看來和邊浪的硬搖滾比起來是有些差距,這點差距也僅僅只是因為個人喜好問題。
他們對歌中那股搖滾的不屈、向上的勁頭是絕對認可的,進而對丁彤今天請他們一起來這的目的也算是在心中給了個答案。
本來丁彤和張霆商量,紀念演出這事要慢慢來,可是拿到這首歌之後,就覺得多等一分鐘都是罪過。必須儘快把這首歌給排出來,儘快讓還沒忘記傑柯的這幫搖滾人們一起,藉著這個機會再燥一把。
畢竟他們中很很多都是奔著50去的人了,這裡面年紀最大的椽子更是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身體機能的下降導致樂手們已經距離巔峰期越來越遠,幾位主唱的嗓子機能也在退化,要不趁早很可能有些時機就要徹底錯過了。
所以今天趁著這機會將人都喊過來,和邊浪商量一下分工,儘快動起來。因為丁彤知道邊浪到目前為止,自己歌基本上都是詞曲編一手抓,但他們邀請的這些人裡面,無一不是各自演奏領域最拔尖的存在,未免都會有些自己的想法。
趁現在還沒正式開始弄,就把大家的思想給統一了,後面排練起來的速度才能提起來。
要是跟平時作編曲那樣,張霆今天來一段鍵盤,椽子明天出一段solo,然後合起來覺得又不對,又要在改改改之間來回折騰,那麼這時間節點就沒個定數了。
唱完這一首邊浪就下臺回到了丁彤他們這,此時張霆剛剛給眾人說完《再見傑克》那事,老炮們在佩服之餘,也詢問了起了邊浪:“邊浪,這首《瘋土》就真是你前天晚上寫的?”
“嗯,之前有些靈感片段,前晚上喝得有點大,來靈感了就寫出來了。”
聽到這,比較在意歌詞的周坤問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