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第1/2頁)
客居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劉少悟有沒有收下這個弟子,他並不在乎。自小想著找謝氏復仇,成了根深蒂固的執念,使得他除了復仇這件事情,其他事再也不能佔據他太多心神
而除了劉少悟,和謝氏那些仇人,他並不在乎其他的人,就算看在眼中,也放不進心裡。後來,他回到皇室,成為皇長子,總有人暗地說他,目中無人,好像天下間再無他事他人,可入他心。
這樣的評價,並未有錯處。他也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因為所有心思,都投在瞭如何回到皇宮,如何復仇上面,哪裡還能分出心神,去關注別的東西?
說他狂傲也好,說他散漫也罷。有時候他覺得他的一生,只是為了給衛氏復仇,給母親討回公道。既如此,何必在意別的人,別的事?
哪怕是天塌下來了,只要謝氏還沒死盡,他都不會管那塌了的天。哪怕世人都認為他不及向尋,只要大仇未報,他都不會管所謂聲名。
他來到這個世上,只是為了復仇而已。
官考前,他需溫書。雖然他自恃聰慧,但他從不願打未有準備的仗。所以,院子裡陡然多了一個人,多少有些礙著他。
雖然,多出來的一個人,可以幫他分擔一些活兒,時常還會帶些好吃的點心給他,但他仍會說些並不好聽的話。
或許是跟劉少悟待得多了,所以很難說出好聽的話來。
對方好似也並不介意他說的什麼。既然對方都不介意,他自然更加不介意。總歸他需要介意的只有大仇尚未得報。
官考放榜。他得了探花。在殿試的時候,他第一次,瞧見了生身父親。傳聞,這個父親一生愛極了他母親。傳聞,這個父親為人稱頌,是難得明君。
其實,除了恨謝氏之外,對於這個父親,他是有怨的。既然不能保護好母親,就不要過分寵愛母親。既然真心愛著母親,那就用盡一切去愛護她,而不是讓她早早亡故。
所以,在看清了端坐高位,威嚴莫測的皇帝時,他無意立即認親。總歸,他入朝堂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便於認親。
他就此出入朝堂。許多同僚並不喜他,認為他心高氣傲,孤僻冷漠。可在他看來,不能用於以後,助他復仇的人,並不值得花費時間相交。
謝氏一族雖然已被皇帝削弱,但對於他來說,仍如龐然大物,難以撼動。而皇后謝氏,雖如同打入冷宮,卻仍是堂堂皇后,他或許花費半生,都不能將之鬥倒,他深知時日的可貴,不該浪費的,絕不浪費。
劉少悟本不同意他如此冒險。太子向尋,搜尋他多年,就唯恐他跳出來,與之相爭。先皇的一道遺詔,無疑讓向尋的太子之位,不夠名正言順,不夠牢固。
他不放過自己,是自然的。而他如此偽造身份,改變容貌,出入朝堂,的確是容易給對手抓到把柄
但有時候,最危險的地方,也即是最安全的地方。謝氏一族和太子,以為他必定逃到天涯海角,哪裡會料到,他直接走到了他們眼皮子底下?
只要隱藏得好,不露了馬腳,那他自可一舉兩得。既學了本事,又躲過了謝氏一族和太子的追蹤。
成為了林項之後,意外順利地得到了皇帝賞識。或許其中多少受了父子間,血緣相牽的影響。這也並非是毫無依據的瞎猜,一日獨自面見皇帝,相談甚歡後,皇帝竟是嘆出一句「見到你總有一種親近之感」。
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種感覺。他很少去注意自己的心緒。且暫時來說,皇帝只是他復仇必須用到的一塊踏板。
有時候,他自己也不太明白,為何如此執意要復仇。如果放棄仇恨,從此隱姓埋名,未必不可。至於劉少悟,多半最後仍會妥協。
或許是因為從小顛沛流離?或許是因為從小不曾嘗過母愛、父愛的滋味?又或許是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