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的憂慮 (第2/3頁)
小可可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宋元時期傳入中國的,而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元末,至於土豆,則應該是在明代初期傳入中國的。
這三種農作物對於農耕文明,特別是在較為落後的農耕文明時代,其意義重大非凡。
土豆和玉米本身具有耐旱性,並且產量很高,尤其是土豆,對土壤的要求極低,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獲得豐收。
而在農業科技極度落後的時代,即便是豐收年,普通百姓也可能無法填飽肚子,遇上災荒年份,往往會有許多人餓死。
後來的人們,只把土豆當作蔬菜食用,幾乎沒有拿它當主食看待。然而,如果把這個年代換成災荒時期,土豆絕對稱得上是救命的食物。
唐峰記得他在一本小說裡讀過,主角穿越到了唐朝,靠製鹽技術獲得了爵位,接著又因為向李世民獻上了土豆,更加深得李世民的賞識,最終平步青雲。
棉花、玉米,我都知道,但這土豆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戚繼光傳來訊息。
對於戚繼光不知道土豆這件事,唐峰並沒有感到意外。明朝末年,全球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整個北方飽受前所未有的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生活不下去的明朝百姓,只能揭竿起義。
然而,在歐洲大陸,那裡的人們正是依靠土豆,艱難度過了這場波及全球的小冰河時代。此刻,雖然土豆已經傳入了中國,但並未得到明朝皇帝的重視,也沒有大規模種植。
土豆是一種生長在土壤中的作物,它的果實埋藏在地下,成熟時大概有巴掌大小,表皮薄且呈白色,既可煮食也可烤食。唐峰簡單地向戚繼光介紹了土豆的情況。
戚繼光聽後點頭,記住了唐峰所說的話,並決定最近派人四處搜尋土豆。
倭寇之所以遲遲未能徹底消滅,並非因為不斷有倭寇從日本源源不斷而來,根本原因是沿海地區的某些人與倭寇勾結。
至於多數所謂的倭寇,其實就是那些大家族成員喬裝打扮而成的。唐峰轉移了話題解釋道。
關於明代倭寇騷擾沿海的歷史,史書上有詳盡的記載。
過去,只有朝廷許可才能出海貿易。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後,世界已步入大航海時代,歐洲諸國開始全球殖民擴張,他們的船隻出現在世界各地。
作為人口大國、文化大國和經濟大國,華夏的絲綢和茶葉備受歐洲人的追捧。然而,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歐洲人無法透過正當渠道獲取絲綢和茶葉。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沿海的那些大家族便開始了走私活動。
走私當然是非法行為,為了避開朝廷的查處,一些人便動起了歪腦筋,勾結倭寇,四處襲擊沿海村莊和州府,以此轉移朝廷的注意力。
到了嘉靖年間,據說沿海的倭寇數量達到數萬人,但實際上,真正的倭寇可能連總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其餘的大多是假冒的明朝人。
因此,倭寇之亂的根本原因不在倭寇自身,而在大明王朝內部。比如掌控南方商貿大權和朝廷話語權的東林黨人,他們的家族中有許多人從事走私活動,並且也與倭寇有所勾結。
當戚繼光看到唐峰發來的這條資訊時,臉色頓時劇變。
自嘉靖年初以來,倭寇就開始擾亂沿海地區,特別是山東和浙江沿海,經常遭到倭寇的襲擊,甚至有一次錢塘江州府遭到了大量倭寇的圍攻,差一點失陷。
多年抗倭,朝廷在沿海地區投入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軍隊,但倭寇總是屢剿不盡。
“這怎麼可能?他們都是漢人,怎麼會與倭寇勾結殘害自己的同胞呢?”戚繼光難以置信地質問道。
唐峰淡然回答:“說到底就是為了利益。大明沿海的走私活動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那些沿海大家族,哪家沒有一兩條走私線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