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t;但這種戰例只能欣賞,不能重複。645年大湖教區軍隊想照搬東方三聖的作法,被中央禁軍一舉全殲。&ot;太陽王的一個名叫加藤明遠的部下馬上提出反例。
&ot;將來不知什麼時候能在這打上一仗,也不知對手是誰。&ot;又一個部下仰望崖頂,發了一句感慨。那是一個長著一字眉的中年女子,名叫小田和雅子。
&ot;對手是誰的確很重要,&ot;豐島愛一郎分析著。&ot;不同的軍隊有不同的戰法,象教會軍隊,一舉一動都要附合條例規範,這樣固然很有效率,但象東方三聖那樣出奇制勝卻是絕對做不到的。&ot;
他們談的是真理教一千年歷史上在此處發生過的不同戰例。一千年來,世界性的大戰曾發生過十一次,其中四次外戰,另外七次屬教會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的爭鬥。真理紀元元年~10年的世界大戰是最後一場用現代化武器進行的全球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真理教逐一摧毀了所有的世俗國家和異教國家,一統天下。是為真理教史上的第一次外戰。又被稱為&ot;朝陽聖戰&ot;
真理紀元113年至124年,第五代教主卡里姆昌德強硬推行種族隔離政策,導致反抗戰爭。戰爭以白人起義徹底失敗而告終。教史上稱這場戰爭為&ot;伏魔聖戰&ot;。
真理紀元200年至204年,由伊斯蘭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宗教的殘存勢力聯合發動了反叛戰爭,以抵抗真理教會不寬容的宗教高壓政策。第七代真理教主茂務邦加再次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取得勝利。自此,除真理教外,所有宗教力量都成為歷史。這場戰爭在《朝陽啟信錄-史卷》中被稱為&ot;破邪聖戰&ot;。
最後一次與非真理教勢力進行的世界大戰就是298年至314年發生的民族反叛戰爭。這場戰爭被稱為&ot;淨心聖戰&ot;。
除了&ot;朝陽聖戰&ot;外,其它三場&ot;外戰&ot;的破壞力並不算很大。因為在真理教一統天下的世界上,反叛力量常常只有&ot;遊擊隊&ot;的實力。為全世界帶來深重災難的倒是真理教內部七次世界規模的內戰。
真理紀元103年至108年,為了反抗卡里姆昌德的種族隔離政策,當時教會內部殘存的一批白人官員聯合發動反叛,後被卡里姆昌德鎮壓。不少反叛者深入民間,積蓄力量後又發動了白人反叛戰爭,成為&ot;伏魔聖戰&ot;的前奏戰。
真理紀元257年,第十一代教主阿布萊達去世,為爭奪第十二代教主的至尊地位,對立兩派發動了世界大戰。是為真理教史上第一次為爭奪教主地位而引發的戰爭。歷經7年後,勝利者卡里布斯不僅獲得了第十二代教主的正統地位,而且獲得了在史書上將敵對一方稱為&ot;叛教徒&ot;的權力。
真理紀元373年,教會內部的&ot;嚴厲派&ot;發動針對&ot;寬容派&ot;的鎮壓戰爭。&ot;寬容派&ot;在教會內部存在已久,他們主張對處在地下狀態的各宗教勢力和民族勢力持寬容態度,只要這些勢力不反對真理教的基本教義。甚至一些寬容派教徒對&ot;科學魔鬼&ot;也表示應予以理解和寬容,這樣就動搖了真理教的立教之本。遭到嚴厲派的強力鎮壓。不過,寬容派雖主張寬容政策,戰場上卻毫不妥協。他們聯合&ot;異教徒&ot;與民族主義勢力頑強抵抗。戰爭至紀元384年,歷時11年方告結束。
真理紀元598年,第二十一代教主庫爾南巴耶夫死前利用個人聲望,下令廢除新教主由選舉產生的傳統體制,將教主之位傳於長子,引發權力之戰。真理紀元606年,被後世奉為正宗的第二十二代教主鮑德雅爾擊敗庫爾南巴耶夫長子的軍隊,維護了真理教會的內部選舉制度。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