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望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尤少君努力翻了又翻原主的記憶,還是對這兩人沒絲毫的印象,更別說知道他們幕後的人是誰了:&ldo;我根本不認識他們……&rdo;
一個是院判的徒弟,一個配藥的醫士,以尤少君的身份要是認識了才奇怪,永安帝不想再說這個:&ldo;你知道有想趁機要你的命就行,這事龍舅給你查,絕不會讓你委屈了,但太子的事你也不要再管了。&rdo;
怎麼能不管,不管就不是尤少君了,&ldo;龍舅,我的事說不準就和太子表哥的事……&rdo;
&ldo;你可記得夏侯?&rdo;永安帝打斷他的話問道。
夏侯?尤少君第一個念頭這是個複姓,不過還好他繼承原主的記憶很徹底,馬上就反應過來:&ldo;太子妃的親爹,原本守孝在家,他不是也替太子說話,被關起來了,好象是全家都被關了……&rdo;
&ldo;朕已經下旨將他們全家流放江北……&rdo;尤少君死裡逃生正在養傷,以長寧公主的性子是不會再和他提與太子有關的人的,永安帝對外甥的不知情在意料之中。
&ldo;哦,還活著就好……&rdo;尤少君是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才這麼說的,他不喜歡夏家的人,因為他們太古板太自以為君子了,他不喜讀書只喜練功怎麼就是不上進了?還說教化愚民要以德服人,瞧不起做工的瞧不起務農的,更瞧不起經商的,只認為讀書人最高貴。
&ldo;夏家父子是暫時沒事了,但朕聽說他家嫁出去的女兒如今過得並不好,你可願意替你太子表哥照顧一下?&rdo;永安帝問道。
☆、第九章 太傅夏家
在天佑王朝的現在,一說起夏家,有點見識的都會想到書香世家那一族姓夏的,也就是三朝元老夏淵的後人。
夏淵出生於,家教極好,可家教又好的,天佑王朝並不缺少,夏淵能脫穎而出甚至帶動整個夏家成了天佑王朝的名門望族,事情得追述到五十年前。
五十年前,夏淵也六十歲了,當時官至禮部侍郎,翻一翻夏氏一族的歷史,能做到這位子的寥寥無幾,他也是夏氏一族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夏淵也認為能當上禮部侍郎就到頭了,也足夠光宗耀祖,他年紀大了便開始準備要上摺子,告老還鄉。
可偏這個時候,當時在位的天顯帝要立儲君了,天顯帝成年的兒子共七個,其中嫡出的就一個,是六皇子,六皇子的庶兄們有的文才出眾,有的武藝驚人,可他讀書習武都不如幾位兄長,人還不愛說話顯得木訥。
天顯帝平常對皇后母子就不大喜歡,這回要立太子,他在朝堂上暗示的人選也是幾個庶子,而那幾個庶出的皇子在朝上早有&ldo;良師益友&rdo;,一聽天顯帝打算不考慮嫡子,那些朝臣紛紛推薦各妃嬪所出的皇子。
這如何使得!明明有嫡子還立庶子,是亂綱紀的大事!皇帝要只因個人喜歡而不顧禮法,天下百姓還不有樣學樣,長不長幼不幼,無嫡無庶,寵妾滅妻,各人只顧謀算後宅之事,讀書務農生產怎麼辦?天下還不會大亂?!
這麼想著,夏淵便收回告老還鄉的摺子,上書支援嫡皇子為儲君,和天顯帝據理力爭。
天顯帝說六皇子文不成武不就,夏淵就辯護說皇帝又不需要考文狀元武狀元,皇帝只要會知人善任就行了,難道編史書要皇帝動筆,邊疆有戰事也要皇帝親自殺敵,那還要我們這些臣子做什麼?
天顯帝又說六皇子不善言詞,生性呆板,夏淵就辯護說那叫做穩重,當皇帝要喜怒無常,說話不經腦子,當臣子的才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