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最為氾濫的卻是“七日鮮”的粵語喜劇。此類製作多是流水作業,劇情只有幾個型別模式,演員只得新馬師曾、梁醒波、高佬泉幾個熟臉,儘管不乏觀眾捧場,但終究由於長久的粗製濫造,至60年代末期陷入困境。

1972年,重投邵氏懷抱的大導演李翰祥拍出國語片《大軍閥》,大搞北方民間諧趣文化,風月笑片自此風行一時。1973年,楚原執導的《七十二家房客》雖然改編自展現舊上海小市民百態的戰前話劇,卻巧妙反映香港時弊,張揚逆境求生的今昔同理,嬉笑怒罵,妙趣橫生。影片上映後廣受歡迎,票房收入遠勝李小龍的《龍爭虎鬥》,名列當年度票房冠軍,更成功令苟延殘喘的粵語片起死回生,堪稱經典喜劇。1974年,因主演《大軍閥》聲名鵲起的許冠文自編自導《鬼馬雙星》,獲得空前成功,並引領了香港本土鬼馬喜劇的新潮流。至1981年,許冠文共編導了《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五部作品,全部奪得當年度票房冠軍,其中《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摩登保鏢》還先後創下三次香港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同時打入日本、加拿大等國電影市場,若論風頭之勁,當年無人能及。

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許冠文及其作品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較之以往的港產笑片,許冠文的電影繼承了重橋段、輕結構的傳統,好像取材於香港九龍一件真實盜劫案的《摩登保鏢》,雖然在保安與匪徒的追逐鬥智加入諸多緊張刺激的滑稽笑料,但整體架構仍是以許多獨立成章的笑料堆砌而成。再者,許冠文更加註重突出個人表演的作用,除了精心刻畫人物的詼諧性格和懵笑行為之外,還極具諷刺自省意味。比如《半斤八兩》中,許冠文扮演的私家偵探對待下屬刻薄成性,又自以為是,但經歷一番教訓後總算還能自我檢討。

情節既貼近現實,又新奇有趣;注重錘鍊對白笑料,刻意經營人物處境的喜劇效果;加強個人的“無厘頭”表演,荒唐誇張中帶出冷靜的人文思考(尤以《天才與白痴》和《賣身契》為甚);上述這些可謂許冠文喜劇創作的主要特色,同時也是許氏笑片贏得大量忠實觀眾的重要原因。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懷舊是一種美德……閒話20世紀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2)

作為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的曾經擁躉,著名導演韋家輝拍攝的賀歲片《鬼馬狂想曲》幾乎可以視作是許冠文喜劇的拼湊翻拍版。因為該片的情節、人物、對白大多以《半斤八兩》為藍本,比如巷內和影院的兩次打劫,吳鎮宇、劉青雲、古天樂、陳小春分別模仿石堅及許氏三兄弟的角色演繹和臺詞語氣,都足以令熟悉《半斤八兩》的觀眾會心一笑。

除此之外,《鬼馬狂想曲》開篇“古董店捉賊”一場戲仿的是《摩登保鏢》中“金縷玉衣”那段;鍾麗緹、劉青雲在家中回答電視節目提問則抄自《鬼馬雙星》;至於扮失憶的鐘麗緹,似乎又可從《天才與白痴》中找到源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鬼馬狂想曲》不僅大肆向許冠文名作借橋,並且還模仿了其他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的造型。好像鍾麗緹和張柏芝的角色形象就分別來自《七擒七縱七色狼》中的狄娜和《林亞珍》中的蕭芳芳。

融合豔情與喜劇元素的《七擒七縱七色狼》(1970)是昔日粵語片時代的流行型別,狄娜的性感模樣,七個男人*難耐的大出洋相,使得該片的群戲塑造相當精彩。相比之下,《林亞珍》系列則是蕭芳芳的獨角戲,影片的所有笑料皆圍繞行事懵懂、不知深淺的“林亞珍”而來。而說起當時《林亞珍》之所以叫好叫座,除了影片本身喜劇色彩強烈外,還在於先前的同名電視劇集大受歡迎,蕭芳芳塑造的“林亞珍”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所致。其實,又豈止蕭芳芳的“林亞珍”?70年代的喜劇電影大多由電視節目衍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我直播畫冥幣,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我直播畫冥幣,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你的胖子吖
關於我直播畫冥幣,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葉雨穿越了,穿越成了一個美術生,閒暇之餘就想著直播畫畫賺點零花錢。葉雨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就直播畫個冥幣,竟然會引來神仙的圍觀……閻王打賞一枚金元寶:“主播拿個盆,直接燒給本王,就寫閻王收!”豬八戒打賞一顆健體丹:“主播給俺老豬畫一張百億面值的,燒給高翠蘭!”關鍵是……神仙打賞的禮物,她竟然還能提現……葉雨:這不起飛了?路邊突然有老人渾身烏青,倒地抽搐,就連醫
遊戲 連載 244萬字
狩獵筆記

狩獵筆記

愛之冰點
遊戲 完結 198萬字
神說,要有光

神說,要有光

誰與爭瘋
遊戲 完結 2萬字
校園異事錄

校園異事錄

青詞
遊戲 完結 1萬字
(網王)YADA!我不喜歡姐弟戀

(網王)YADA!我不喜歡姐弟戀

噹噹噹當
遊戲 完結 13萬字
如何訓養你的人類

如何訓養你的人類

空白協議書
遊戲 完結 5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