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青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可以沖淡傷痛,日子總得繼續,無論昨日戰鬥多麼慘烈,也都已成為過去。逝者已逝,活著的還要生活下去。撫育傷口最好的辦法,就是過的比以前更好。
即便家園被毀了又怎麼樣?親人傷亡了又如何?吃飯有村裡管,明年還要統一蓋新房子,又一家得了幾兩銀子。這結果讓周圍那些看笑話的村子都羨慕不已,半輩子都沒能一下子得過那麼多銀子,這是因禍得福了?
衣食不愁,後顧無憂,一下子,河灣村成了十里八鄉人人嚮往生活的地方。儘管住在窩棚裡,曾經的光棍漢都成了香餑餑,託親戚找媒婆的要將女孩嫁進來,弄得里正哭笑不得。可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他不得不出面定下規矩,想成親的必須等到明年秋收後才可以。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本村的女孩子們是斷不會輕易外嫁的,都說只有生活在這裡才覺得踏實。於是連李伯他們福利坊的人都被人惦記上了,尤其是那些死了男人的小寡婦,看對眼了好幾對。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只要雙方願意,誰也攔不住。他們都是漂泊在外的人,能成個家不容易。
我跟李伯承諾:“即便娶了媳婦,也能照樣在福利坊工作,原來享受的待遇不變,回頭統一分套房子。”這條件讓他都動了心,想著要不要找個人單獨過。
生活溫暖而幸福,未來充滿了希望,日子有了奔頭,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奮鬥?
村裡沒有了好吃懶做,拌嘴吵架,每個人都在熱火朝天的忙碌,到處一片生機勃勃。
上灣、下灣的村民在里正大兒子的帶領下清理著殘垣斷壁,廢墟正好供給村南二栓領著的新莊營的人築河堤,順子則是帶著趙家莊的人在村西打土坯。
老趙家的幾個婦人也安排的滿滿的。
三妮負責小吃攤,因著每天都有好多人來吃飯,灶臺又增加了兩個,還僱好幾個婦人幫忙。現在活計多,有工分拿,雖然小吃攤的一日三餐老三樣,玉米粥、大鍋菜和疙瘩湯,可鍋裡可是能見到肉的,比在自己傢伙食好太多,即便是趙家莊和新莊營的村民也願意來小吃攤改善伙食。
老四媳婦月份大了做不了繁重的工作,照看便利坊的任務就交給了她,這種坐著就能掙到錢還不耽誤侃閒天的活計太適合她了。
老太太則是接過了被褥以舊換新的任務。一床舊被子加100文就能帶走一床新被子的布料和棉花,即便得拿回去自己做,可也划算不少,剛領了銀子不差錢,都想趁這個機會把家裡的被褥換個遍。
小花快生了,收上來的舊被褥拆洗翻新的活計就交給了她二妯娌負責。
家裡的家務活則是完全交給了大嫂,她每天起早貪黑,還忙著做豆腐、發豆芽供小吃攤用,整天忙得腳不沾地,要不是趙彤和小六她們幫忙,真怕她忙不過來,就這老太太還說家裡留的人太多。也不想想,家裡還有石頭、康康和樂樂三個孩子呢,照看他們不也得需要人手嗎,畢竟看孩子可一點也不比其他活計輕鬆。
而我則像是個總工,哪裡需要往哪跑,經常過了飯點才回家。趙平替我看著小學堂,現在地裡沒有活計,實踐課場地已轉向了修河堤和打土坯。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而努力奮鬥著,就這樣忙忙叨叨的到了月底。
想著有之前拉回去的物資做底,縣令大人應該又穩定了不少民心,很想去鎮上看看,便提議去給孃家二哥的孩子過滿月。不過安全起見,沒帶趙平他們,只有大哥大嫂,我和二栓前往,李伯還派了兩個人護送。
秋風瑟瑟,一絲絲涼意吹進車廂,掀開車簾望去,道路兩邊很是蕭條。為了避免損失,今年大家都選擇沒有種麥子,地裡一片荒蕪。看不到往日勞作的農民,只有些穿著破爛的流民在到處搜尋著草籽、鼠洞,畢竟多一口吃食就能多捱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