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昔日 (第1/2頁)
素織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國公府前院竹林遍地。
聽聞百年前開府的老寧國公是個大字不識的武夫,卻又喜歡附庸風雅,為了讓自己有些雅氣,便在府裡這也種竹子,那也種竹子,種得滿滿當當。等到去世時還留下遺言,不準後代子孫砍伐竹林。
那麼多的竹子,不砍是不行的。後代子孫們讀了書,也對雅字有了自己的見識,於是將後院的竹子拔了,前院的竹林修修整整,刷了一面又一面的紅牆,修成了京都一景,每年都要請人來這竹林曲水流觴,大宴賓客。
寧朔大病初癒,由小廝扶著穿過一片又一片清涼的竹林,到了寧國公府的小書房裡。
寧國公和寧二少爺剛下朝,正在書房議事,見他來倒是驚訝,“不是說剛退熱麼?怎麼過來了?”
寧朔:“閒著無事,看書也看不下去,便想來取些邸報看看。”
寧國公也沒懷疑,“你病了一場,倒是懂事了,以前叫你看邸報,你總不看,只知道背些死書。”
便親自拿了些邸報給他,“先看一看今年的。”
寧二少爺性子冷淡,但也叮囑了一句,“別看太晚,免得糟蹋了身體。”
寧朔頷首,然後轉身離去。
“寧三少爺”性子沉默,不愛說話,也不如寧國公和寧二少爺聰慧,只會讀死書,“他”平日裡跟著先生在京都郊外的秋山書院裡苦讀,跟家裡人都不太熟,只跟母親慄氏稍微親近一點,但也只好了一點。
三月前病了,從書院回來後便一直養在家裡,到如今病好,竟然無人懷疑他換了個人。
*
回去的路上,還是要經過無數的紅牆竹影。林子裡的清涼之意沒有讓夏日的燥意散了去,寧朔拿著邸報,腳步匆匆,一步走得比一步快,也更加的心浮氣躁。
——這片竹林他之前跟著太子來過。
那時候他還叫隨明庭,是跟太子親如兄弟的伴讀,父親也是受人尊敬的太子太傅。寧國公擺壽宴,太子帶他來祝壽,曾被寧國公在這裡畢恭畢敬的請了一杯酒。
想到太子,寧朔的眸子幽幽轉深。
太子此人生性懦弱,膽小怕事,身為他的太傅,父親便對他悉心教導。從他三歲啟蒙,一直教導到二十三歲,整整二十年,事事親力親為,用盡了畢生心血。
但隨著太子勢力越來越大,陛下越來越老,父子之間便開始猜忌起來。四年前,也就是景泰二十三年,太子因賦稅一事跟陛下意見相左,惹怒陛下。父親為太子求情,卻被人陷害貪汙,陛下正是惱怒太子一系時,便直接判了隨家斬立決。
彼時,太子本可以為父親求情開恩,以求得時間查明真相。但太子沒有——陛下暴怒,有了廢太子的心思,他就不敢再去惹怒陛下,索性埋頭不管,任由隨家滿門抄斬。
那一年,隨家人的血就如同眼前這紅牆一般鮮烈。
他本以為自己也要在那一天死去,但太子卻突然膽子大了,用死囚替換了他出去,送去了嶺南,卻又叫人看著他,以防止他聯絡舊部出來鬧事。
他沒有辦法逃脫太子的監視,猶如困獸,精疲力盡之下,剛開始也是準備等死的。但後來,有一個小丫頭闖勁了他的院子,求他教導詩書。
他本不願教導,但許是她求學的眸子太亮,又或者那日他求死的心鬆了鬆,竟然點了頭。
這一教,又苟延殘喘了四年,到了今年三月,悄無聲息的病死在一個深夜裡。
他死了,毫不可惜,他只怨恨蒼天沒有給他一個機會為隨家滿門的冤屈昭雪……
——他是一定要為隨家洗清冤屈的。
小廝就見他眉頭緊鎖,立在原地不動,神情痛苦。小廝嚇得身子都抖起來,連忙喊他,“三少爺。”
寧朔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