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日耳曼民族理想的真正黯然失色,並不是因為徵募了一些非日耳曼族的黨衛隊隊伍,而是因為希姆萊80決定使用俄國&ldo;志願兵&rdo;,並使黨衛隊支援安德烈?a?弗拉索夫將軍的&ldo;俄國解放軍&rdo;。這件事象這個黨衛隊頭子本人在演說中表明的那樣,起初是一劑他很難吞服下的苦藥。在 1943 年10 月那麼晚的時候,他對弗拉索夫的建議(&ldo;俄國只能由俄國人去征服&rdo;)曾經表示非常憤怒,他曾經強烈譴責&ldo;弗拉索夫的大驚小怪&rdo;(wlasw-rul),這件事在德國其他部門已有不少傳聞。然而,到1944年11月,東線戰局的變化迫使希姆萊加入了支援這個俄國將軍的那批&ldo;卑微的政治流浪漢&rdo;(用他本人較早時候所說的話)的行列。從那時以後,他同弗拉索夫的關係,至少在表面上變得極其親切。他時常同那個&ldo;r.o.a.&rdo;司令互相致意。1944年11月5日,當&ldo;俄國解放委員會&rdo;在布拉格成立時,希姆萊就選派了自己的一個幕僚洛倫茨代表德國政府前去祝賀。
第二節黨衛隊與重新定居的計劃
希特勒於1939年10月6日在國會發表演說時,提到需要&ldo;重新安排人種分佈關係,即讓各民族重新定居&rdo;,這樣將使東歐和東南歐各民族之間的&ldo;界線更為鮮明&rdo;,從而&ldo;消除掉歐洲衝突的一個起因&rdo;。第二天,他頒布了一道法令,任命希姆萊為德國加強德意志民族委員會會長,肩負起雙重的責任:把分散在這個地區的德國人和日耳曼人組織起來送回德國,以及把可能&ldo;對德國和德意志民族大家庭構成危險&rdo;的大德國新邊疆內的各外國民族分裂集團的&ldo;有害勢力&rdo;消除掉。在執行這兩項任務時,這個黨衛隊頭子將負責&ldo;透過重新定居的辦法,特別是透過為回國的日耳曼族人提供住處&rdo;,來建立和發展(staltung)新的德國居民區。為了辦理這項工作,他 81可以向財政部支取他所需要的全部經費。這個著名的移民計劃就這樣開始了。它的目的不僅在於使所有的德國人返回德國,象希特勒1939年10月7日的法令中所說的那樣,而且還要利用波羅的海國家、義大利、俄國和巴爾幹國家的日耳曼人從政治方面和經濟方面來鞏固德國征服和併吞的原波蘭領土。
理論上講,加強德意志民族委員會會長應山政府而不應由納粹黨或黨衛隊委派。根據1939年10月17日的法令,希姆萊可以利用現有的&ldo;權力機構&rdo;和&ldo;公共團體&rdo;,因此在1939年10月17日關於成立加強德意志民族委員會會長辦公廳的命令中,他規定,在貫徹重新定居的計劃時,國家和黨的機構應在以下的基礎上進行合作:
(一)德國人和日耳曼人應由日耳曼族中心和國外組織負責接回德國;
(二)重新定居人民的健康檢查工作,應由德國衛生當局領導人和黨衛隊種族與移民總局負責辦理;
(三)&ldo;對日耳曼民族性有危害性的外來分子&rdo;應由保安警察配合民政當局的首長加以處置:
(四)農民的定居問題應由德國糧食和農業部長負責辦理;
(五)有關公寓和郊區住宅區的營造事務應交由德國勞動部長和德國勞工陣線負責辦理。有一時期,這項工作至少實際上是按照這樣分工去進行的。可是,儘管希姆萊利用德國總督、州長和市長作為他在接收地區的工作人員,他卻任命黨衛隊高階官員和警 n0122.txt/pgn>察頭子作為他的&ldo;地區專員&rdo;,從而把這項移民計劃的實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