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2/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結的概念,使之成為歐洲人民團結的概念。這一發展的結果,據另一個納粹作者說,將是以生存空間的法律來取代國際法。在這場新的&ldo;革命&rdo;中,指導原則將不是民族自決,而是生存空間的自決。
由於義大利成為三國公約中名義上平等的夥伴,地中海和非洲就受到了重視,因為該國的主要野心據認為是在那裡。&ldo;歐洲一非洲&rdo;地區被認為是一片單一的&ldo;大空間&rdo;,而地中海則起著&ldo;連線歐、非兩個地區的水橋&rdo;作用。德、日兩國承認義大利的主要利益在這個地區,而德國對非洲的權利要求據說是極為適度的。據裡賓特洛甫說,&ldo;如果德國能夠收回以前屬於它的殖民地,它大體上就滿足了。&rdo;義大利將獲得非洲土地的最大部分,至於英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屬地,那&ldo;可能將由德國、美國〔原文如此〕和日本三國瓜分&rdo;。
在這階段,納粹時事評論員顯然覺得很為難,不知如何來說明蘇聯在軸心國侵略計劃中的作用,它即便不是積極的夥伴,也是一個關心的觀察家。這並不是說,納粹評論員清楚地看出,三國公約同1939年8月的納粹一蘇聯協定有著基本的矛盾。相反地,他們費盡心機來著重說明,三國公約(俄國在1940年11月差一點也參加了這個公約)並不是針對蘇聯的,因此不會影響到德蘇關係。根據雅賴斯博士1940年10月6日在《科隆日報》上50發表的文章,當前這場鬥爭的結果將是建立一個&ldo;政治的歐洲&rdo;,它和所謂&ldo;地理的歐洲&rdo;是不盡相同的。這個&ldo;政治的歐洲&rdo;到俄國的邊界為止,因為俄國本身是一個大陸,所以它可以說是德意兩國勢力範圍以外的一片截然不同的大空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