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親之盟,為何要背棄盟約,深入我國境內!我是秦王,可汗如果能戰,請單獨與我一戰。如若憑眾前來,我就用這百餘騎兵迎戰。”

頡利猜不出李世民用意,微笑著沒有應聲。李世民又趨前幾步,對頡利身後的突利說:“你以前與我結盟,說好了有急事互相救援。如今為何率軍進犯,絲毫不講香火之情。”突利也沒回答,李世民繼續向前,眼看就要渡過溝水。

頡利見李世民僅帶百餘騎兵犯陣,又說什麼“香火情”,懷疑突利和李世民有陰謀,便阻止李世民說:“大王無須渡河,我並無惡意,只想與大王加固盟約而已。”隨即引軍退卻。

雨下得愈發密集,李世民對眾將說:“突厥能夠憑仗的無非是強弓勁弩,如今雨下了很久,弓弦上的膠都溶了,沒辦法使用,他們就像斷了翅膀的鳥。而我們居住在房間,刀利槊銳,且以逸待勞,如此大好時機不用又要等到何時!”

隨即趁夜冒雨前出,突厥大驚失色。李世民又遣使說服突利,讓其不再聽令於頡利。頡利擔心生變,不願在做逗留,便委派突利和他親叔阿史那思摩一同去找李世民商議和親,李世民痛快允諾,給了頡利一個臺階。突利藉機與李世民結拜為兄弟,統率軍隊離去。

一場危機就此消弭!

之後,突厥仍不斷小規模進犯,兩軍在邊境上各有勝負。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到大唐請求和親。李淵詢問熟知突厥習性的裴矩:“西突厥距離遙遠,遇到急事難以有所幫助,他們過來求親,該怎麼處置?”

裴矩答:“當前突厥正處於強盛之時,臣認為從國家長遠考慮,應當建立遠交近攻的策略,先答應西突厥和親,用以威懾東突厥頡利。待到數年後,我們國力強大,足以抗衡突厥,再從容考慮應對辦法。”

李淵採納了裴矩意見,派高平王李道立出使西突厥,統葉護大喜。

當初大唐剛建國時,參照前隋做法,把關中地區劃為十二道,每道設定一座軍府,成立“十二軍”,負責督促府兵耕戰。

武德六年(623年),因天下大體平定,李淵罷免了十二軍。此時因突厥猖獗,再度恢復十二軍建制,加強士卒訓練,準備反擊。

六月十四日,詔令燕群王羅藝屯駐華亭縣(甘肅平涼市華亭)、彈箏峽(寧夏固原三關口);水部郎中姜行本切斷石嶺道(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石嶺關),以備突厥入侵。

六月二十四日,頡利可汗進犯靈州(寧夏吳忠市北);二十五日,詔令右衛大將軍張謹、中書侍郎溫彥博率軍迎戰。

七月十二日,高祖李淵對侍臣宣佈:“突厥人貪得無厭,朕將親自統軍征討。”

七月二十四日,代州都督藺謩在新城(山西朔州應縣西南)與突厥作戰失利。李淵緊急調整部署,讓張謹、溫彥博扼守石嶺關(山西省陽曲縣東北),大將李高遷趕往谷口抵禦。

二十五日,詔令李世民前出蒲州(山西永濟西南)防備突厥。

八月初一,突厥翻越石嶺,進犯幷州(今山西太原);初二,進犯靈州(寧夏吳忠市北);初六,兵鋒已至潞州(今山西長治)、沁州(山西沁源縣)、韓州(山西襄垣縣)。

詔令安州大都督李靖出兵潞州,行軍總管任瓌屯駐太行山,阻拒突厥西進。

頡利可汗率十萬大軍劫掠朔州(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

八月十一日,幷州道行軍總管張瑾在太谷(山西晉中太谷區)與突厥作戰,全軍覆沒,張瑾隻身逃奔李靖,行軍長史溫彥博被俘。

突厥人因溫彥博擔任中書侍郎,知掌朝中機密,向他拷問大唐兵力虛實,被溫彥博所拒。突厥人見他死不開口,將其押往陰山看管,後被大唐要回。

八月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