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第1/2頁)
將月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筠道:「你們賣東西一天也不輕巧,早點攤子等生意穩定下來再說。」
在盛京雖然住的地方並沒有多好,但省了來迴路上的時間,馬車也能空一陣子,就隔兩天來送香菇和小白菜。
就這麼安安穩穩賣了一個月,轉眼到七月中旬,一過立秋,天就沒那麼熱了。
地裡的莊稼果實飽滿,今年雨水少,但是莊子的地沒有幹過,因為有水車,水車將池塘裡的水引出來,水流順著溝渠流進地裡,省了擔水的力氣。
莊戶上的三家就等收秋了,都是老莊稼把式,看得出今年是個豐收年。
趙老漢坐在田埂上抽旱菸,眼睛微微眯著,徐老爺子嘿嘿直笑,他倆不像李老頭,有手藝在,一年到頭都有活計幹,他們只有春秋兩季忙。
再加上兒子媳婦能賺錢,一個月能賺十多兩,比往年一家人一年攢下的都多,糧食多,錢袋鼓,心裡就暢快。
聽說李家的媳婦跟著夫人做鞋子,也不知道賺多賺少。
不過賺多少錢跟他們沒啥關係。
他們只關心地裡莊稼長的好不好。
但是話說回來,住的近什麼都知道,裴家的夫妻倆有本事,會做生意,夫人年紀小的時候就是管家好手,莊子種啥都是她說了算的。
裴公子雖然傳聞不著調,但三個月多下來,瞅著和聽來的那個紈絝世子分明是兩個人。
弄水車,還知道養雞啥的,經常從外頭拉木頭回來,趙老漢他們也知道一些。
畢竟生意在那兒,香菇小白菜都沒瞞著,還有人過來看,眼看著地裡的菜都乾巴了,裴家竟然還能種出小白菜來,在他們的印象裡,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在夏秋這回種青菜。
春種秋收,是從古傳下來的道理,可是裴家的青菜一直那麼大,都快入秋了還有小白菜吃,可不是神仙嗎。
對於趙老漢和徐老頭子來說,成天和地打交道,就想多種多收,裴殊有這個本事,他們就佩服,甭聽外頭說啥,要是他們也能跟著種菜就好了。
兩人口中的裴殊出門送陳家管事離開。
陳管事一副笑模樣,「裴公子請留步,三日之後小人還過來拿菜,依舊是十斤小白菜,十斤捲心菜,十斤菠菜,十斤香菇,五斤平菇。」
裴殊道:「就這麼點菜你還跑一趟,家裡隔兩天就往盛京送貨,順道的事兒。」
陳管事:「家裡老爺夫人愛吃,跑一趟也無妨。」
閒聊了兩句,陳管事帶著菜回去。
裴殊看人走遠,心裡鬆了口氣,他一向不理會盛京這些世家,也分不太清,是顧筠逼著他記,怕以後得罪人。
這個陳家是安定侯陳家,陳家二小姐陳婷芸是顧筠手帕交,生意當然也是顧筠拉來的。
入夏之後小青菜少,偏裴殊養得青嫩,還脆甜好吃,顧筠就送陳家兩筐嘗了嘗,然後這門生意就成了。
陳婷芸心疼顧筠,原也是幫幫忙,結果家裡人都愛吃,兩天二十多斤青菜,外祖家也在盛京,送去一半,正好夠兩家吃。
再多就沒了。
家裡地方有限,每天還得給餃子攤送去,雖然來問的多,但目前為止,只有這一家生意。
小白菜二十文一斤,捲心菜二十五文,菠菜十五,香菇平菇二十,價錢可不便宜,比肉還貴。
但對陳家來說,這些菜吃得起,就連冬天也不用擔心沒菜吃。
第二十七章 搭線晉江文學城獨發……
陳管事送完菜,立刻回府,一進門,侯爺跟前的小廝過來說,侯爺找他。
陳管事也沒慌亂,每回拿了菜,侯爺都會問。本來府上採買是小事,平日這些沒人過問,也能撈點油水啥的,偏買菜每回都問。
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