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一柏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聞奏報,蕭綱見楊宸並沒有回府的打算,準備用些不敬的手段請他回府。
寧肯事後被治不敬之罪,也不能讓這年輕不經戰事的藩王在這裡搗亂,萬一保贏不輸的守城戰,打成了護駕之戰,蕭綱不敢想會有什麼後果。
“軍情緊急,請殿下速速回府!”蕭綱大聲嚷道,兵戰無小事,他的眼裡容不得沙子。
安彬聽聞此話,把右手的劍向外擺出了幾分,作為藩王的侍衛統領,他本就應該以楊宸的安危為第一要務,所謂擺劍,不過是主辱臣死該有的態度。
楊宸神色有些難堪,既不能給這定南衛的武將視為逃生之輩而看輕,又不能在大敵當前的危急時刻和蕭綱有所衝突。
“蕭將軍,速速去統領全軍守城吧,本王在王府等你的好訊息”楊宸說完,徑直走下城牆,蕭綱也顧不得其他走出了闕樓之外,那定南衛三字之下的位置,蕭綱很清楚從皇帝派楚王就藩之後,唯一留下的楚軍舊將也該丟掉那個位置了。
“刀劍無眼?屁,看著老子都得繞著走!”蕭綱對周圍的武將說道,這是戰前指揮官表現自信的應有之語。一圈人轟然一笑。
軍中粗話,從來就不需要一套定式的說辭,怎麼簡單怎麼來,怎麼提氣怎麼來。當年楚王楊泰領軍西征,在大漠之中可曾有過罵老天無屁眼的壯舉。
“放箭!”蕭綱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強弓勁弩鋪天向衝擊的南詔之軍射去。戰鼓一響,即生死的別離。
“安彬,咱們去南門”
聽聞戰鼓,楊宸騎在馬上對身後的安彬說道。陽明城的南門,地處高處,並沒有護城河。但有陡坡作天然的屏障。
楊宸在闕樓聽蕭綱佈置之時,有所瞭解,陡坡使得此處易守難攻,大型攻城器械難以靠近城池,即使有護盾,極少數人衝到城下也往往是九死一生。所以分析利弊,蕭綱在南門佈置了五千軍馬。
城內四萬之軍,分守四門,敵軍三萬,堅固的城池是守軍的護身符,也有可能成為某一門的催命符。
安彬也一同聽到了蕭綱的說法,所以對楊宸去南門的要求並未有勸解,南門城牆下還有三千騎兵,關鍵時刻,全身而退也足矣。
按蕭綱的謀劃,四門都堅守不出,以觀時機變化再作他想。這其實換做任何一個保守的將軍都會有此計較,可蕭綱留了一手就在南門,等西門的南詔人攻城疲乏回撤之時,南門三千騎兵出城追敵,只追五六里即速速回城。
然後,北門三千軍馬在南門之軍與敵砍殺之時,繞至敵側,再來一番砍殺。不求大勝,只有砍殺。不衝其騎軍,只攻中軍步卒。如此一來,騎兵若要攻城就只能棄馬。
楊宸其實心中對蕭綱印象本就極佳,至此一戰,心中更是對蕭綱的欽服又多了幾分。
與安彬登上南門城牆,遠眺南詔後側的騎兵,楊宸心裡有些疑惑,按原本戰事的發展,此時西門激戰正酣,後側騎兵應該給步卒讓路繼續攻城,或是衝上前去掩護步軍撤離。
可那騎兵,分明就是像看戲一般,紋絲不動。以靜待變吧?
“將軍有令,此西門攻城之舉並非全力,恐敵有詐,今日南門之騎軍,一騎不可出城”
傳令兵在城牆背後的叫喊聲楊宸聽在心裡。老行伍還不用來此登高遠眺敵方後側,僅僅只是從攻城片刻的氣勢就能猜到敵軍有詐。
為何是猜?戰場瞬息萬變,何時何人真有十全十的把握?
可,既然是佯攻,那定有主攻啊,南詔人的目標不可能狂妄到無視陽明城四萬守軍,直接繞過北上渝州,跨過長河一路北上直取長安吧?
南詔蠻子,難道沒有腦子?能替南詔人想到直取長安這裡的楚王殿下,只怕是腦子太大了一些。
見此情形,楊宸有些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