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 (第4/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那些人或勢力再也沒有利用價值時,就一腳踢開,甚至舉起屠刀,對那些昔日一起並肩作戰的小夥伴們磨刀霍霍。好吧,還是舉個例子吧,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劉邦作為劉厚的祖先就不說了,就舉個反派人物的例子。
號稱明末最大的漢奸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又出大力幫助清廷剿滅李自成和殘明的勢力,可謂對滿清戰功赫赫。清廷也對他許諾了很多好處,封他為平西王,將雲南作為他的封地。
等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滿清已經坐穩了天下,康熙帝就開始磨刀霍霍開始撤番了。當初清廷封給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耿精忠之父)三大漢奸的封地現在要悉數收回了,不肯交回這些權利的反抗者就要被斬盡殺絕。
最後吳三桂父子被誅殺,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的兒子)等相繼降清,三番成功被撤,康熙完成了統一大業。
當初得到三大漢奸幫助時,清廷承諾的什麼“以卿共享天下”、“世襲罔替”之類的誓言全部被康熙拋到爪哇國去了,反正是上一任皇帝的承諾,和他自己有什麼關係?康熙對此一點也沒有感到不好意思。
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多的是,對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四字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例如:秋後算賬、卸磨殺驢、兔死狗亨、鳥盡弓藏等等等等。
讀過上下五千年歷史故事書的劉厚對司馬懿的提議很贊同,司馬懿也很感嘆,這個小皇帝真有慧根,可謂一點就明。接下來,劉厚和幾位大臣又商議出一個詳細的執行計劃。
ps,原來黑~洞也是敏感詞,不知道這種天體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司法獨~立
君臣幾人商議出來的計劃,前半部分基本上按照司馬懿的提議去做,讓所有的地方官都可以放下心來,開開心心地交付現在的職務,再快快樂樂地到一個同一等級的郡縣繼續做官享清福。△↗頂,。。
當然,那些跟著各自部隊出動的民政官也不會沒事幹,他們會臨時接手hong軍新佔領城池的政務,清點府庫,將大部分錢糧上交、押運到許昌或者皇帝指定要運送到的地方。等新任地方官到任後,他們將會作為這些新地方官的副手繼續留任在這些郡縣,美其名曰:協助太守或縣官牧民。
一個郡縣,除了太守或縣令外,還有其他的官吏,漢朝的官吏制度已經相當完善和複雜。以縣為例,郡以下設縣,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與縣同一個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還有道、國、邑。國是侯國;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內有少數民族居住的稱為道。
劉厚橫掃天下後,嫌這樣的劃分太繁瑣,將這些縣級的行政單位統一稱為縣,行政長官統一稱為縣令。縣一級的行政單位中,除了縣令、縣長這個一把手外,還有功曹史、縣尉、縣丞、主簿、廷掾、主記室、少府、門下游繳、門下賊曹、門下議曹、門下掾史、閭師、縣佐、縣史等等官吏。
一名縣令要辦成一件什麼事,靠的就是手下這些官吏去完成,身為主官是不可能什麼事都親力親為的。所以,如果能完全掌握這些官吏,完全可以將縣令架空。當然,劉厚不可能將所有郡縣的官吏都換成自己人,目前他手上也沒有那麼多人力資源,他需要做的只是將重要崗位抓在手中就行了。
首先,主管軍事的將領必須是自己人。目前每個縣配置一個連的兵力,每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