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庫雖然不至於十分充足,但還是豐盈了許多。因為西北的糧餉都是海商會負責的,大大緩解了國庫的壓力。所以元子青在皇帝故意營造出十分信任自己的場面之後,便毫不猶豫的提出了一項提議:減低賦稅。
大楚的稅收雖然不重,但也是十稅三這種周映月一開始根本無法理解的高比例。這個比例,也只是能讓百姓們勉強自給自足罷了,如果是沒有田地的佃戶,還要交四五分給地主家,餘下來的連吃飯都不夠。遇到昏君,十稅五,百姓的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或者有時候皇帝賢明,會降到十稅二,那已經是難得的政治清明,天下天平。
然而元子青的提議卻是:十稅一。
這還不算,他還在此基礎上做了五年規劃,十年規劃和二十年規劃,打算在二十年內,將稅收降到二十稅一的比例。
這個提議才剛剛說出來,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抨擊和議論的奏摺幾乎每天都能堆滿皇帝的御案。
農業為本的國家,農業稅便幾乎是一切稅收的來源,減掉這份收入簡單,百姓負擔也少,但是朝廷怎麼運轉,需要銀子的地方要拿什麼來填補?保守固執的大臣們無法理解。
對於這件事,才剛剛登基的新皇元恪表示心情複雜。
他在海州待過一年,認識周映月,也知道海關一旦開始收稅,會是多麼龐大的一筆財政收入。在剛剛得知這一點的時候,他也想過要怎麼去用這筆錢,做出過無數的規劃。因為他知道自己將來是要當皇帝的。
然而沒有一條是用這些錢填補原來的稅收,從而減輕稅收和徭役,讓百姓們的日子過的更寬裕。
最讓皇帝心情微妙的是,在自己還想著怎麼把元子青給坑了的時候,他竟然突然開始做實事了。自己這個做皇帝的還沒有任何動靜,倒讓他給搶了先。
元恪才剛剛登基,今年不過十幾歲,正是滿腹雄心抱負的年紀,不知道多麼渴望登上帝位之後,幹出一番大業,讓世人敬仰,讓後人追思,名傳千古。那才是帝王霸業宏圖。
然而此刻被元子青這麼一弄,皇帝才發覺,自己剛剛登基,竟然就走入了岔道里。
非但沒有將精力放在正事上,反而險些陷入了平衡朝堂,爭權奪利之中,企圖徹底的掌控住朝臣們,殊不知,這其實是本末倒置!
他是皇帝,天然就應該超脫於眾人,只要大致方向上不錯,便不必細細計較這許多。落得跟朝臣為一點小事爭來奪去,反而是落了下乘,將自己陷入其中。
一旦心中出現了這種明悟,元恪很快就能想清楚許多事情了。
其實他本來是沒有這種念頭的,全是先皇臨終前留下的那一番話,給他帶來的影響太大。他本來心裡對元子青的感覺就十分微妙,有了先帝的那番話,更是將元子青當成了大敵,心中戒備,行事上自然就帶出來了,費盡心思,便是想著如何去算計他。
反倒把自己原本的打算全部給忘記了。若不是今日元子青出乎意料的行事,醍醐灌頂,他恐怕也會一生都陷在這種無謂的爭鬥之中。
——就像先帝。
元恪心情複雜的想著。先帝的一生,仔細琢磨,可能就是將絕大多數的精力用在了平衡朝堂上,飯而沒有做出多少大事來。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別以為這只是皇帝昏庸時才有用!雖然嘴裡說著不敢妄測聖意的話,但實際上,每個大臣恐怕都天天在心裡琢磨皇帝的喜好呢!
皇帝也是凡人,並不是神仙,即便心思再深,多少也會露出一些來,讓大臣們琢磨出來了,自然會投其所好。
譬如皇帝喜歡錦繡文章,那麼選材時就會挑選那些文章做得好的。大臣們發現之後,作詩文自然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若是皇帝喜歡書法或是書畫,大臣們閒來無事,自然也得練一練,免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