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鬥,忠君報國就在今天!”
唐軍將士人人群情激憤,個個不避矢石,嘶吼著拼死力戰。突然間,一支流矢射中渾瑊,渾瑊一聲不吭,仍然衝殺不止。
巨大的雲梯終於推到了地道邊上,一隻輪子陷入坑裡動彈不得。火苗猛然從地下冒出,而風向此時也突轉為南。城上唐軍見狀,紛紛將早已備好的火矩、火箭拋向已經傾斜的雲梯,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雲梯頓時烈焰沖天。
唐軍將士大喜過望,歡呼聲震天徹地。只可憐雲梯裡那五百名敵軍,被煙火一嗆互相擠踏,竟無一人能逃出生天,全部活活燒死在裡面,火焰燒灼屍體的臭味數里外都能聞到。
這幕慘狀讓周邊的叛軍心驚膽戰,再也無心戀戰,調頭就跑。唐軍開啟城門,在太子李誦的督戰下,如同傾瀉的潮水一般洶湧而出。
這一戰朱泚大敗,傷亡數千人!戰鬥結束後,太子在城內巡視,親自替受傷的將士包紮傷口。
夜幕時分,走投無路的朱泚又發起了一波新的攻擊。一支流矢劃破夜空,墜落在德宗身前。
在朱泚近似瘋狂的攻擊下,奉天危急!
唐軍還能堅持多久!援軍到了哪裡!
此時的李懷光已從蒲城(陝西渭南蒲城縣)向涇陽(陝西涇陽縣)進發,沿著山路疾行。涇陽位奉天以東,距奉天一百三十里,按日行軍五十里計算,不出三天即可抵達。
為了穩住奉天人心,李懷光派兵馬使張韶身著便服抄近路到奉天面見德宗。
張韶趕到城下,叛軍正在攻城。一個頭目見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以為是當地百姓,將他抓起來趕到城下填埋塹壕。
張韶趁人不備,越過塹壕拼命跑到城下,向守城唐軍高喊:“我是朔方使者,援軍就要到了!”
城上守軍急忙墜下繩索拉他上來,叛軍紛紛放箭射擊,待到縋上城樓他已身中數箭,忍痛取出密封在蠟丸中的奏章。德宗大喜過望,讓人抬著重傷的張韶繞城一週,滿城歡聲雷動!
十一月二十日,李懷光兵至禮泉(陝西禮泉縣),擊敗朱泚的一支駐防部隊,距奉天已不足四十里。
朱泚得聞此事,知道朔方軍戰鬥力極為強悍,再打下去凶多吉少。只得解除包圍,逃歸長安。
一場驚心動魄、歷時月餘的奉天保衛戰就此落下帷幕!城內群臣普遍認為,如果李懷光再晚來三天,奉天定被朱泚所破。
這場保衛戰,唐軍在兵力薄弱、物資匱乏、準備倉促的情況下,表現堪稱完美!
不論是德宗、太子還是守城將士,大家有難同當、團結一致,拉近了君臣間的距離。事後,參與奉天靖難的官員大都得到重用,恐怕與這段共經生死的過往不無關係。
,!
威脅解除,城內百官紛紛向德宗慶賀。來自各地的貢賦相繼運來,君臣日子慢慢好轉起來。
朱泚逃回長安,一門心思放在加強城防上。他一向有輕財好施的名聲,守著朝廷府庫內金銀財寶大方賞給左右將士。對滯留在京城的文武百官,無論是降了的還是不降,其月俸、口糧都一如往常按時供應。加上其它各類雜支,每天都是一筆巨大花銷。就這麼可著勁的造,待到長安收復,庫中財物仍有節餘,可見當時盤剝之劇!
一天,朱泚與一名親信閒聊。他問朱泚,為什麼當時不把乾陵毀掉。朱泚悠悠的說:“我畢竟曾是大唐官員,怎能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
那人又說:“我們現在官員奇缺,城中有許多前唐官員在家裡閒著,不如派兵把他們抓來任職做事。”
朱泚答:“這樣做只會讓人害怕,即便抓來也沒什麼用。有願乾的我們就讓他幹,哪裡有挨門求人作官的道理!”
朱泚這位大秦皇帝看似風光,其實做的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