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中二年(781年)五月,魏博節度使田悅、成德代理節度使李惟嶽、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召開聯席會議,決定由田悅擔任總指揮,統一領導此次聯兵作戰行動,即日發兵對抗朝廷,逼迫朝廷讓步,承認藩鎮節度使世襲制。
在此基礎上他們做了四項部署:
第一,魏博兵馬使孟佑,率五千兵力向北支援成德李惟嶽(魏博在邯鄲,李惟嶽在正定)。
第二,魏博兵馬使康愔,率八千兵力包圍昭義軍所屬邢州(今河北邢臺);別將楊朝光率五千人,在邯鄲西北一帶構築防禦陣地,阻斷昭義援軍。
第三,田悅親率數萬主力圍攻臨洺(今邯鄲永年臨洺關鎮西側)。
第四,成德、淄青負責隨機策應並掩護魏博兩翼安全;淄青軍擇機在河南、江蘇等地攻城掠地,用以分散朝廷兵力。
如此排兵佈陣意圖何在?簡要介紹一下相關背景!
昭義軍緊鄰魏博,組建於肅宗時期,位於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帶,轄澤(山西晉城)、潞(山西永濟)、相(河北臨漳與河南安陽之間)、衛(河南衛輝)、貝(河北清河)、邢(河北邢臺)、洺(河北永年)八州。
首任節度使薛嵩是名將薛仁貴之後,安史之亂時隨安祿山造反,後歸順朝廷,與田承嗣是一丘之貉。
薛嵩死後,田承嗣連蒙帶搶佔據了昭義的洺、相二州,邢州、磁州(河北磁縣)以及臨洺縣由朝廷控制。
這“二州一縣”位於魏博境內,平時倒沒什麼,戰時就成了釘在魏博縱深內的支撐點,這也是田悅做出上述部署的主要考慮。拔掉這三個點,朝廷的勢力就完全被阻隔在太行山以西。
決心定下後,田悅有些不託底,讓人叫來時任貝州刺史的老將邢曹俊,想聽聽他的看法。
邢曹俊認為魏博在實力未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頓兵於臨洺城下無異於自取滅亡。若想達成魏博利益最大化,應集中兵力死守崞口(唐時從山西進入河北的重要通道),徹底阻斷朝廷援軍的西進之路,如此河北二十四州將盡收於手。
這樣高妙的見解可惜田悅並沒有採納,原因是邢曹俊過於優秀,遭到魏博多數將領反感,共同在田悅面前詆譭邢曹俊。從後續戰局發展看,真理確實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田悅整軍出發,數萬人馬浩浩蕩蕩來到臨洺城下,在勸降無果後展開猛攻!
臨洺守將張伾頑強抗擊,田悅被拒於堅城之下,從五月份一直打到七月,兩個多月的時間毫無進展。
此時,臨洺城中糧食將盡,士卒死傷大半。張伾為了鼓舞士氣,竟把親閨女拉出來說要賣掉換錢,供將士一日之餐。這下把大家的血性又激發出來,紛紛嚎叫著回到戰位寧死不退。
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眼見臨洺將陷,忙向朝廷求援。德宗看到局勢已然失控,索性召集兵部研究制定方案,想要藉機除掉魏博、成德這幾個不安分的藩鎮,徹底解決藩鎮割據這個老大難問題。
經過商討,朝廷計劃以直屬的神策軍為主力,以忠於朝廷的藩鎮力量為補充,分別在河北、河南、江蘇相關地區開設三個戰場。
集中主要兵力於魏博,其他兩路分別牽制成德、淄青,務求先全殲魏博之軍於邯鄲地區,再乘勝收復河朔全境;之後,相機剿滅淄青之敵。命令:
1由河東軍、神策軍、昭義軍為中央攻擊群,自西向東發展進攻,解除臨洺之圍,相機殲滅魏博軍於既設戰場;
2由范陽軍擔任左翼助攻群,負責進攻成德所屬易州、恆州(河北正定)之敵,策應中央攻擊群收復河朔全境;
3由宣武軍、神策軍,加強滑州部分駐軍為右翼攻擊群,負責阻隔淄青軍,策應中央攻擊群行動。
命令一經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