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僕固懷恩佔據靈武,利用往日威信兼併了渾釋之部眾,又收攏逃亡離散計程車卒,兵勢重新振興起來。
僕固瑒的死,讓代宗意識到是自己聽信讒言,才導致僕固懷恩出逃,專門下詔稱讚僕固懷恩,說他:“為國立有大功,猜忌的產生完全出自小人構陷。觀察他的內心,原本沒有背叛想法。我們君臣之間,感情也一如當初。只是考慮到河北既已平定,朔方軍重歸郭子儀統屬,解除其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職務,仍保留太保兼中書令、大寧郡王等職。請放心回朝任職,不要再有任何疑慮。”
只是這紙詔令下的太晚了,僕固懷恩既已反出朝廷,又擅自殺掉了朔方大將渾釋之,而且代宗只在詔書中提到了“小人”,卻並沒見到有任何實質性動作,手握兵權的宦官仍高居朝堂,他哪裡還敢回去。
七月份,郭子儀穩定了河中、河東局勢,返回朝廷述職。恰趕上涇、原二地奏報僕固懷恩帶著十餘萬回紇、吐蕃部眾即將大舉入侵。剛剛經歷了吐蕃之亂,消停還沒幾天的大唐君臣驚恐萬分!
代宗急令郭子儀率眾鎮守奉天(今陝西乾縣),臨行前向郭子儀請教破敵方略,郭子儀從容答道:“陛下放心,以臣來看,僕固懷恩他不會有什麼作為。”
代宗問:“為什麼?”
郭子儀說:“他一向作風悍勇卻刻薄寡恩,士卒對他並不全心擁護。他這次之所以能夠領兵進犯,不過是順應部眾思鄉東歸的心意罷了。他原本是我的偏裨將領,他的麾下也都曾是我的部屬,一定不忍心對我鋒刃相向,所以我說他難有作為。”代宗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八月十六日,郭子儀進駐奉天,組織防禦!
僕固懷恩出逃背叛,曾經與他作對的那些“小人”自然也就成了功臣。不久,河東節度使辛雲京獲封同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
八月十七日,代宗任命郭子儀為北道通和吐蕃使,徵調澤潞節度使李抱玉為南道通和吐蕃使。
郭子儀得知吐蕃逼近邠州(今陝西咸陽彬州),派兒子朔方兵馬使郭曦帶一萬人前往增援。
僕固懷恩前軍抵達宜祿(今咸陽長武縣),郭子儀安排右兵馬使李國臣做郭曦後援,邠寧節度使(駐彬州)白孝德主動進擊吐蕃,在宜祿取得小勝。
十月份,僕固懷恩引導回紇、吐蕃主力來到邠州,白孝德、郭曦閉城固守。
與此同時,劍南方向傳來捷報。節度使嚴武擊破吐蕃七萬大軍,接連攻陷吐蕃所築當狗(今四川理縣境)、鹽川二城。
僕固懷恩、回紇、吐蕃繞過邠州,進逼奉天,長安戒嚴!
眾將紛紛向郭子儀請戰,郭子儀不準,交代他們說:“敵虜深入我國領土,速戰有利於敵。我軍堅守不出,他們認為我軍怯懦,一定鬆懈下來不加戒備,這樣我軍才有擊破他們的機會。如果馬上出戰,一旦戰局不利,軍心必然崩潰。有再敢請戰的,斬!”
十月初七,夜!郭子儀帶兵出城,列陣於乾陵南側。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敵軍趕到。他們原以為郭子儀沒有防備,準備偷襲唐軍。猛然見到唐軍盡出主力嚴陣以待,大驚之下立即撤軍。
郭子儀派裨將李懷光,率領五千騎兵追擊到麻亭(今陝西咸陽永壽縣境)。敵軍退至邠州,再次發起猛攻。白孝德、郭曦率眾力戰,敵軍久攻不下,擔心郭子儀從後掩襲,渡過涇水逃遁而去。
這場危機輕鬆化解,除了郭子儀指揮部署有方,戰術運用得當,河西軍也功不可沒。
僕固懷恩向南進犯時,河西節度使(駐涼州,今甘肅武威)楊志烈從所部徵調了五千士卒,交給監軍宦官柏文達,對他說:“河西精銳都在這裡,你帶著他們去打靈武(今寧夏銀川境),僕固懷恩一定會有後顧之憂,這也不失為援救長安的一個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