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璟,河北邢州人,生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沒落官僚出身,遠祖宋弁曾做出北魏吏部尚書。

他自小天資聰穎又學習刻苦,年僅十七歲就進士及第,成為大唐官員。歷任縣尉、中書舍人、御史中丞等職。任內執法剛正,不畏權貴,受到武則天賞識,成為重點培養物件。

中宗時期,他已步入領導崗位,曾擔任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等要職。因與權臣武三思不和,外調為州刺史。

睿宗李旦上任,他從洛州長史任上與姚崇一同回朝出任宰相,把朝政打理的井然有序。又因拒不攀附太平公主一黨,再次外調為刺史。

此後輾轉多地任職,直至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才又重新擔任宰相。

多舛的仕途不僅沒有消磨掉他的鬥志,反倒歷練了他的施政能力,讓他見識了民間的苦樂悲歡。

與出身兵部、機變百出、斷事如流的姚崇相比,宋璟長期就職於御史臺,專司彈劾檢舉,又曾以一把手身份在多地主政,養成了守法持正、善於用人,按規矩、按程式辦事的行為習慣。

像他這樣的人,如果繼續放到昏君當道、奸佞橫行的年代,必然會成為打壓排擠的物件,所幸他遇到了一心求治的唐玄宗。

執政早期的唐玄宗,除了帶兵打仗無法與曾祖李世民相比,其他方面都不遑多讓。繼任四年多,他重用姚崇,抑制權貴,修明吏治,整肅軍隊,一掃中宗、睿宗以來的頹勢,無論內政亦或外交,都呈現一派盎然景象。

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下,年過半百的宋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一展抱負!

【01】功勞都是領導的

開元五年(717年)正月,玄宗帶領群臣巡幸東都洛陽。大唐設有長安、洛陽兩座都城,為減輕民眾負擔,君臣會定期在東、西兩都之間輪流居住、辦公。

途經函谷關時,玄宗因道路險峻難行且沒有整修利落,把河南尹及負責出行保障的知頓使抓了起來,想要撤掉他們。

宋璟勸玄宗:“陛下如果因為這點事怪罪二人,那麼將來不管您走到哪裡,地方官員因擔心受到責罰,都會奴役民眾修橋鋪路。此風一開,恐怕天下百姓再也沒有安逸之時了。”

玄宗稍一琢磨,感覺在理,當即就要釋放他們。宋璟趕忙勸阻:“陛下您因臣的一句話就赦免他們,他們會把恩德記在臣的身上。請將他們交付朝堂審議,然後再正式下令赦免。”

宋璟這一做法,既反映了他的人品境界,也體現了他的政治智慧。

許多在官場混了很久的人就是參悟不透這一點,總認為領導採納了自己意見,功勞就是自己的,從而到處顯擺炫耀。殊不知你的意見再好,如果領導不聽也只能淪為空談。

過分拔高自己去與領導搶功,無異自毀前途!長此以往,領導還能信任你嗎!

【02】推行公開奏事

貞觀年間,政風質樸,朝政公開透明。

中書、門下以及三品以上官員,有事向皇帝奏報,朝廷都會安排諫官、史官隨行旁聽,以便及時匡正過失、記錄言行;其他各部官員奏事,均在朝堂公開陳述;就連御史彈劾官員,也需頭戴獬豸冠,當眾宣讀彈劾文書。

這樣的做法,使得高官權貴無法單獨與皇上密議,小官近臣也沒機會私下裡進獻讒言。

高宗晚期,在武則天的支援下,宰相許敬宗、李義府主管朝政。兩人品行不端,所想所做竟是些如何構陷他人的陰謀詭計。這些事情見不得光,自然不能在朝堂上公開稟明。於是,密報私議逐漸取代了公開奏事。

在兩人影響帶動下,百官紛紛仿效。奏事時,往往先請求把左右大臣屏退,前行到皇帝御座前秘密進言。諫官、御史遠遠站在下面,根本聽不清他們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