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03】含冤入獄,智鬥來俊臣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則天稱帝,建國為“周”,大唐進入武周時期。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洛州司馬狄仁傑被徵調入朝,開啟了他的第一次宰相之旅。

新舊秩序轉換之際,人心動盪難安。在奸佞當道、酷吏縱橫的情況下,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推行良法善政,就不能一味的與暗黑勢力硬剛,而是運用智慧保全自身,看誰能笑到最後。

長壽元年(692年),來俊臣做了個大局,誣告宰相任知古、狄仁傑、裴行本、崔宣禮、魏元忠謀反,將大唐的宰相班子一股腦扯進冤獄中來。

為把案情做實,來俊臣提前奏請武則天降下敕令,凡主動承認謀反的,可以免除死罪。

審訊時,狄仁傑不等動刑即刻承認謀反屬實!

見獄吏因自己認罪而放鬆警惕,他撕下衣服寫了申冤信,欺騙看守說:“天氣熱了,可否讓我家人過來送件單衣。”看守答應了他,狄仁傑長子狄光遠得以拿到信件,面交武則天。

武則天把來俊臣叫來問訊,來俊臣狡辯說:“眾位宰相入獄,臣沒有動過他們分毫。假如他們沒有造反,何必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武則天派身邊近臣周琳前往監所檢視,來俊臣逼著狄仁傑等人穿戴好衣物,在監獄中提前站成一排等候。周琳害怕來俊臣日後報復,嚇得連頭都沒敢抬。來俊臣以狄仁傑名義寫了封謝罪表,讓周琳帶給武則天。

武則天看這兩封信自相矛盾,不禁起了疑心,親自召見狄仁傑等人,問道:“你們既然無罪,為什麼要承認謀反。”

狄仁傑答:“我們要是不承認,恐怕早已死在酷刑下了。”

武則天問:“那為什麼寫謝罪表。”

狄仁傑答:“臣從沒寫過。”

武則天這才知道其中有詐,下令赦免了他們罪行。把任知古貶為江夏令,狄仁傑貶為彭澤令,崔宣禮貶為夷陵令,魏元忠貶為涪陵令。

狄仁傑首度宰相之旅匆匆結束,一下回到解放前,從宰相降成了最基層的縣令。但他並沒有沮喪,他的志向本來就不是做官,而是為蒼生謀福祉、為天下圖太平。既然如此,當宰相與做縣令又有什麼不同呢!

【04】二次拜相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二十一日,狄仁傑從幽州都督一職再次調回朝中,二度出任宰相。

此時的朝廷風氣已大為好轉,坐穩了江山的武則天把那些酷吏與讒佞之徒逐一清除,能臣良相雲集朝中,呈現一派盎然景象。但隨著女皇年事漸高,皇位人選問題成了困擾她的頭等大事。

她的兩個兒子一直被她當成政敵嚴加防範,太子李旦這些年就是一塊招牌,沒有任何權力可言;三子李顯長期幽禁於房州(湖北十堰房縣),比囚犯好不了多少。

而她的兩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卻都大權在握,既是王爺、又是宰相,在朝中地位僅次於女皇的兩個面首張易之、張昌宗。

武承嗣、武三思都想取代李旦做太子,多次託人勸武則天,說什麼:“自古以來,天子哪有讓外姓做繼承人的。”

在用兒子還是侄子上,前宰相李昭德曾勸過她,但在武氏兄弟不停的攛掇下,又有些猶豫起來。

聖曆元年(698年)二月,在一次朝會中狄仁傑提醒武則天:“太宗櫛風沐雨,親自征伐廝殺,才得以安定天下。高宗把兩個兒子託付給您,而您卻想把帝位傳給他人,這不是合乎天意的做法!”

“而且姑侄與母子孰親孰疏?如果立兒子為太子,當您百年以後,將會與先帝一起永享後代子孫祭祀。但如果立了侄子,您聽說過有侄子做了天子,還會把姑姑供在廟裡的事嗎!”

武則天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