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邀約 (第1/2頁)
甘蔗奶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讓你監國,卻成千古一帝?第十六章 邀約
于謙想要給這些幕後之人一個體面,朱鈺也不好繼續插手多管。
只是心裡暗自嘆了口氣,這便是于謙這人的缺點所在了。
“於大人哪裡都好,就是有時候未免太過善良,有些人有些事不流血不犧牲,不狠狠的打疼他們,是解決不了的。”
但話又說回來,若於謙不是這麼個性格,記載史書的史官也不會給他那麼高的評價。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歷史對一個人的評價,有時受限於勝者和敗者之間的區分,會出現一些扭曲。
但在於謙的評價這方面,還算是非常中肯的。
此人能力極強,更是對大明無與倫比的忠心耿耿。
朱祁鎮迴歸大明後,曾被囚禁在南殿長達六年之久,于謙在此期間深得信賴,權力越發膨脹。
六年之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時,于謙全方面的掌控著京城的二十萬大軍,可以說,只要他稍微有那麼點心思,朱祁鎮就不可能成功奪權。
可他選擇做了什麼呢?
他選擇了沉默。
選擇了什麼都不做!
朱祁鎮是個什麼垃圾,難道于謙心裡頭不明白嗎?
他明白的很!但他還是選擇了什麼都不做!
最終付出了早已預料到的代價,自己作為力挽狂瀾的大臣,反而被處死,自己的家族親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剩下的家眷甚至被這叩門皇帝親自送給了外敵瓦刺,任由外敵褻瀆!
如此之能力,如此之忠心,當真是徹底的做到了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在生前,或有人出於種種理由要麼詆譭於他,要麼忌憚於他,總之不太可能給句好話。
而在死後,于謙用自己的死亡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證明了自己的意志。
當真是得到了歷史上,少有的,極為中肯的評價。
也可見於謙此人,在愚忠這方面,究竟有多大的缺陷。
朱鈺心裡嘆氣,其實卻也知道,于謙若不是如此,那他就不是于謙了,自己也無法如此信任於謙。
好在,于謙手段相對溫和,自己的手段可不溫和。
在關鍵必要的時候,總是能夠憑藉自己的手段,彌補上這一份血腥與殺戮!
哪怕事後,朱鈺如此殘暴的舉動會被人戳著脊樑骨辱罵,尤其是天下文人,怕更是少不了朝他頭上扣帽子,什麼暴君之流,估計都算比較好聽的了。
不過這也無所謂,朱鈺真要是在乎這些個名聲,他也不可能走到現在,做出種種血腥殘暴之舉。
朱鈺要的是從今往後,大明朝只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自己的聲音!要的是絕對的權利,如此方能夠力挽狂瀾,將這艘腐朽的大船從深淵拉回!
除此之外,就算被人罵是暴君,被人指著鼻子說殘暴,那又如何呢?被別人在背後說上兩句壞話,又不會掉兩塊肉!
為了這華夏,便是做個暴君又如何?
旁人樂意說去讓他們說去吧,只要別當面說就行,否則朱鈺不介意再次用毫不留情的殺戮,證明自己的權威。
于謙沉默片刻,雙手抱拳,深深的彎下腰去。
“殿下之教誨,臣銘記在心。”
很顯然,這位也是個聰明人,知道面前殿下的意思是什麼。
不過知道歸知道。
會不會去做,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越長大越成熟,與之對應的,也會變得越來越固執。
于謙如果單論能力,也是能臣幹臣,如今已經五十一歲,整個人的性格都徹底定型了,哪裡是短短一兩句話就能勸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