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冬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島日報》、《文匯報》、《大公報》。
除了這些日報外,還有期刊月刊各種刊物。包括《新聞天地》、《明報月刊》、《八十年代》、《廣角鏡》、《鏡報》、《爭鳴》、《百姓》等。
除了這些有名氣的報紙外,還有一些發行量僅僅只有幾千份的報社。
像這種小型報社裡面的人員,甚至可能就一兩個人而已,他們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印刷廠。
思索了半天,最終朱迪銳選擇了一家飛羽報社。
這飛羽報社說起來,還是一個有些年頭的報社了。
飛羽報社成立於1958年,距離現在也有20多年了。
飛羽報社在如今的香江,也屬於中流層次。發行的日報每天發行量,大概有個八、九千的樣子。
而且飛羽報社擁有自己的印刷廠。其內的員工雖然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不管是最底層的小編輯,還是更高一級的主編、總編等等全部都有。
本來以這種報社不應該會選擇賣身的,畢竟這報社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是安穩過富裕一些的生活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誰讓這報社的繼承人,是個沒什麼本事的富二代呢。
沒錯,這飛羽報社的創始人已經在三年前去世,而這飛羽報社也傳給了他的兒子。
梁羽在他父親還在世的時候,也是一個乖寶寶,每天上學什麼的都挺老實的。
但在他父親去世後,認識了一幫狐朋狗友,最終導致這家報社的資金鍊斷裂,無奈之下,梁羽只能選擇賣掉報社。
朱迪銳這也是撿了個大便宜。
本來經營良好的報社,都不會選擇賣身的,所以朱迪銳最原本的打算是,收購一家小型的報社。
然後依靠自己前世的那些小說,以及營銷思路,慢慢的將報社發展起來。
但沒想到遇到這種情況,真是意外之喜。
梁羽賣掉這報社,他的喊價僅僅是180萬。相信這還有的談。
雖然朱迪銳自己從零開始建設報社,會更加省錢,但是需要很多時間,以及打通各種渠道。
為了節省時間和這些報社原有的一些渠道,最終朱迪銳還是決定買下報社。
決定好了後,朱迪銳也不拖沓,帶著施子怡和趙金鳳兩人,以及幾個保鏢,就一起前往了這個飛羽報社的所在。
到了之後才發現,這個飛羽報社還真是不簡單。
飛羽報社就在鳳凰大道,主道邊上一個小衚衕裡。
小衚衕外面是熱鬧異常的街區,而小衚衕裡面是比較冷清的幾家店鋪。
這幾家店鋪都有濃厚的舊時代特色,比如茶館、當鋪、書店…………
飛羽報社就是在這樣一個衚衕內,飛羽報社總共有4層樓,每層的面積都有200多平米。
這在人均佔地面積極少的香江,也是很大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