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進了一個巨大的悲劇之中!
柳
柳是小城裡一個小有名氣的人。
一是絕活。柳做衣服的手藝曾令二個來小城旅遊的日本鬼子流連忘返!可惜柳不與鬼子合作,柳說我恨所有的日本人,因為日本人殺死了她十三個親人:父親的四個兄弟,三個姐妹,還有柳說不出的親人,反正一共十三個!二個日本鬼子不甘心,託人假裝去做衣服,才算弄到二套旗袍,如獲珍寶,滿足而去。此事一經小城多舌者演義,頓時撥柳韻製衣坊斳名聲大震,人滿為患,弄得柳焦頭爛額,一氣之下,掛出免戰牌:主人重病,歇業半年!柳把門關了整整一個禮拜,才摘下免戰牌!柳說,錢這東西,多了會作怪的!做衣服需要一個好環境,人多了煩死人,肯定做不出好東西。
二是柳的獨身!柳已三十有六,仍待字閨中。關於她的未嫁,外人有多種說法。一種是不育論。說柳有什麼病不能生育,因而嫁不出去!也有人說柳早年愛過一個大學生,柳還資助他出國深造,豈知那大學生一去不復返,在國外找了個洋妞,把柳給黃了。柳一氣之下不再嫁人。還有人說柳在鄉下有過一個丈夫,老實巴交的,後來柳進城開了製衣坊,丈夫與同村一個有夫之婦私通,被柳發覺,遂與之離婚,一個小兒子判給了丈夫。種種傳聞,眾說紛紜,詳情也只有柳自己知道!
有好事者問柳為何不嫁人,柳皆曰,人老了,沒人要了,家裡也沒人了,一個人過慣了!柳在鄉下還有三間古屋,已無親人,僅有一個遠房老舅看管古屋。柳每年清明去鄉下一次,打掃古屋,再去父母墳上呆一二個小時。
柳還有個雅好便是愛詩了.柳幾乎訂閱了國內所有的詩歌報刊。柳的書架上堆滿了古今中外的詩集。柳的臥室便是詩的王國,這在小城文藝界是有名氣的。市文聯主任一次慕名去借詩集,出來時熱淚長流,還在本市晚報副刊撰文稱柳此舉是挽救詩文化振興詩文化的一大善舉。於是好詩者爭湧向柳家借詩集。柳大驚,又高掛免戰牌:本人一切書籍概不外借!願以書價十倍出售,望好詩者三思而行!於是人群才陸續散去!
此三者,令柳成了小城一怪一謎!
楊與柳相識是緣於一次詩歌討論會,市文聯主任出了一本詩集(據說其在賓館當領班的女兒贊助了三萬元才出的),發行首日弄了個詩歌討論會,楊與柳皆邀請之列!
會後,由市文聯主任牽頭,成立了一個詩社,因為柳贊助了一萬元和二千冊詩集,主任便請柳為詩社取名。柳說,天津有個楊柳青年畫,我們也搞個楊柳青詩社吧!眾人拍手稱好!柳說完,深情地注視了一眼楊,美目如電,令楊大窘,全身麻木,忙把頭低下去!避開那灼人的目光!
這時,楊與柳已是一對很好的詩友了!
對於楊出去以詩會友,只要不是女的,青青一概不管不問。青青聽人說,詩人都是多情種,什麼李白什麼白,什麼志摩什麼芝麻,哪個不風流1成1性!叫青青要小心為好!
當柳出現在楊家時,青青馬上釋然了:這不是做衣服的柳師傅嗎!一個多好的人!有人說楊與她有染,真是造謠!我一家大小的衣服都叫柳師傅做的,態度挺好的!一個好人吶!聽說同丈夫離了,苦命人啊!
很快地,青青與柳打成一片了,情同姐妹,楊絮這時已三歲了,能甜甜地叫柳阿姨,令柳頓時熱淚似雨,似有千萬種風情在吞噬她的心,不知她在想什麼,柳一把摟緊小楊絮,如自己親生的!
說句實話,楊一見到柳時,心裡便打翻了五味瓶:天!這不是我多年前苦苦尋覓的愛詩女人嗎!
可惜!
遲了!
老天不公平!
楊恨恨地撕碎三本詩集。
莫名其妙地哭了三天。
楊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