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禿頂的由來 (第2/2頁)
三七二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
“好了,這東西研究透了,可以造出很多實用之物,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做一批空心的橡膠球出來,我有大用。”汪修齊掏出一張圖紙,上面標明瞭大小和尺寸。
在沒有遇到橡膠的時候,他原來是想用木球替代的,但是木球太容易腐爛,浮力也不夠。
純陽子接過圖紙,看後點頭道:
“好,世子放心,貧道一定盡力。”
“嗯,你們先小批次實驗,用鐵絲做空心骨架,用融化的橡膠包裹起來,這樣能容易許多。”為了加快製作的速度,汪修齊又提醒了一句。
“好,我等這就去嘗試一二。”純陽子忙是點頭,帶頭抱起地上的橡膠要走,卻是聽汪修齊在背後說道:
“張道長,每天吃個生雞卵,一年內,中毒可解。”
三人同時看向汪修齊,眼裡多了些莫名的情緒,有感激,有敬畏,更多的是崇拜。
……
松浦津距離福江島只有一百多公里,按照路程,一天一夜就可以抵達。
可汪修齊卻是讓船隊繞道北上,先去了中通島,在那裡把五艘大型商船改造成了捕魚船。
船的尾部去掉了船樓,變成了平坦的甲板。
同時安裝了吊梁、吊臂、滑輪,絞索、絞索輪,滑輪組等
隨船的工匠有上千名,鐵匠、木匠、泥瓦匠都有,但在汪修齊的命令下,全部都在漁網編制工的帶領下,用麻繩編織著從未見過的大拖網。
這拖網就像個超大的網兜,網口直徑20米,長80米。
網口的上部是浮球,下部是鉛墜,確保漁網進入水中,口是張著的。
網中間有多個鐵環做骨架,每個鐵環內部還設定有倒須,這使得魚只能進不能出。
經過上千人,十幾天緊張的忙碌,漁船和五張巨大的漁網全部製成,其中還用上了純陽子師徒趕工出來的橡膠浮球。
這一日,大雪停了,北風依舊。
太陽懶懶地掛在高空,雖不溫暖,卻少了烏雲滿天的壓力。
幾百個孩子都好奇地趴在船舷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的船隻。
這些天他們也沒閒著,一直在幫忙搓麻繩,聽說兄長要用來捕大魚,個個都很賣力。
今天要開捕了,每個孩子的眼睛裡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被賣到松浦津有些時日,可牙子組織哪捨得給他們買魚肉吃,能給些粗糠爛米就算是不錯了。
一個腦袋圓圓的孩子,臉被海風吹得紅撲撲的,他舔著嘴唇問邊上的小夥伴:
“哎,你們說兄長能捕到大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