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5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稍微熟悉的漢子身上,那是之前騎馬的青衫漢子,此時他正站在知縣的身後。
施知縣的師爺不是他自己帶過來的,而是鄭伯景舉薦的,是一個舉人,多年考試不中,如今年紀漸大,又是本地人,對此處熟悉,就做起了師爺來。
這師爺是複姓,叫歐陽忠德,祖上曾經做過風水相士,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如今家中還遺留著一個羅盤。
“大家靜一靜,這位是我們臨川的知縣施知縣,施知縣聽說了大家的事情,感到十分難過,為此他在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出來見大家了。”歐陽師爺操著一口官話說著:“我們施知縣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大人,他說既然你們千里迢迢來到了臨川,就是和臨川有緣,他不能讓你們繼續這般流亡下去,眼下已經是深秋,快要入冬了,到了冬天,那可什麼都不好說了。”
歐陽師爺的一番話,倒是令流民們瞠目結舌,又在心底希翼著,不知道這位‘勤政愛民’的施知縣到底想做些什麼?
發米嗎?發粥嗎?還是有錢?
咕嚕,心裡想著能吃的東西,大家肚子裡就此起彼伏的唱起空城計來。
“大人可憐可憐我們吧,給我們一口吃的吧!真的餓的受不了了!”有人跪在地上,不斷的哀求的,這些哀求的聲音把歐陽師爺的話打斷了,他面色有些尷尬,想說些什麼,卻被鄭伯景拉了一把。
鄭伯景把嘴湊到施知縣的耳邊,小聲說:“大人,粥估摸著已經好了,您發話施粥吧。”
施知縣點了點頭,這種積攢功德的事情,自然要由他這個大人來說。
於是他上前虛扶了跪在地上的災民一把,嘴裡悲天憫人般的說著:“快快起來,本知縣既然願意接納你們,自然不會短缺了大家的吃食,粥已經熬好了,現在大家先稍安勿躁,排成兩隊,我還有些話要和大家說。”
哭鬧哀求的人頓時屏住呼吸,一個個瞪大眼睛看著施知縣,等著他的下文。
“如你們所聽見的那般,本知縣決定接納你們,但是並非把你們安排在低矮的棚子中,每日發放一口稀粥而已,我是要給你們一處真正的容身之地,是要給你們一個有未來的明天!”施知縣的話異常的充滿張力,讓張沁兒忍不住多看了兩眼,莫非他們真是走了狗屎運,遇到一個好官了?隨即她又想,那麼這個施知縣到底想將他們安置在哪裡呢?
城鎮估計是不可能的,這個臨川看起來不太繁華,估計不需要這麼多勞動力,那麼農村?農村排外的情緒很重,如果將他們這些人,叉開安置在農村,前期肯定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再者沒有土地,他們怎麼生活?
思來想去,張沁兒一個現代人的思想,都無法猜破這施知縣到底想做什麼。
但是無妨,此時每個人都在興奮著,都在等著施知縣承諾的那一碗粥。
果然,不多時就有家丁打扮的人抬著兩大桶的粥出來,粥還冒著熱氣,是剛熬出來不久的。
大家神色激動,領著熱騰騰的粥,迫不及待的喝了起來。
張老頭和連氏也被這些日子熬的不成人形了,只有幾個男人還稍微好一些,這回喝了粥,大家才有一種重新緩過來的感覺,席地而坐著,他們在等著接下來的安排。
接下來無需施知縣出面了,鄭伯景帶著一干書吏和差役就可以搞定。
鄭伯景大聲的說著:“現在大家排成四隊,在書吏那裡留下姓名和籍貫,也戶籍的也拿出戶籍來,沒有戶籍的也要說明一下。”
四個書吏搬了桌椅來,桌子上放著筆墨紙硯,然後捱過的詢問排隊的流民,將他們的姓名、年齡、人口、健康狀況等一一記錄下來。
排隊之前,張老頭再次將全家人聚在一起,沉聲說:“我們姓張,戶籍被洪水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