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0章註釋 (第1/2頁)
朱樓醉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幾個人包括傲骨鐵心大佬都跟我說每章後面“作者的話”太影響觀感,對閱讀連貫性也不好。
聽人勸,吃飽飯,所以我把“作者的話”裡的註釋全刪了。
後又看到《晚唐浮生》把註釋集中放在作品相關裡,於是我也學習一下。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不感興趣的請無視就好。
第1章:
1、“凡採珠舶,其制視他舟橫闊而圓,多載草荐於上。經過水漩,則擲薦投之,舟乃無恙。”——出自宋應星《天工開物·珠玉》
2、“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敵國”——出自計六奇《明季北略》
另據日本學者木宮泰彥的研究,以及中國學者楊彥傑的計算,鄭成功集團年海外貿易總額為392萬兩~456萬兩白銀,利潤約234萬~269萬兩(應該是毛利,未算人力成本、船隻折舊等)。考慮到鄭芝龍時期國際國內的貿易環境都比國姓爺更好,《明季北略》的記載雖是文人筆法有所誇大,恐亦相去不遠(但鄭芝龍時期這些錢應該有不少要用於打點上官和分潤同僚)。
第2章:
1、“粵有所謂水雞者,即所謂疍婦也……顧此等水雞,則注意夜市,所撐之艇,裝潢美麗,潔淨非常……渡夜之資甚廉,然多麻風之徵,偶一不慎,則禍厲隨之矣。”——出自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
2、“番鬼識當唐人坐落,兄哥,哥歪二字趕哥兄臺。”——節選自清朝珠江口疍民妓女傳唱的一首鹹水歌。“識當”、“哥歪”都是英文音譯,即“sit down”、“go away”,這句的意思是英國嫖客一坐下來,就讓清國嫖客滾蛋。
第3章:
“(疍民)自唐以來,計丁輸課於官,洪武編戶立裡,屬河泊所,歲收漁課”——出自黃佐《廣東通志》(嘉靖)。
疍民納稅的基本形式是計丁輸米,後改折銀,如嘉靖《欽州府志》記載為每丁一年該銀一兩八分五厘二絲五忽一微。此外還有攤派徭役,以及鵝翎、魚油、魚鰾等雜課。
另據各地縣誌,河泊官還會隨意加派辦蛋銀、給油錢、水腳銀、薯莨銀、花粉稅(針對花艇)等名目繁多的賦稅。而疍民所賴以生存的漁業多被沿海勢家控制的漁幫所把持,採珠業則被官方把持(明代官方珠池主要在廣西,廣東因前代開採過度幾乎無利可圖,一般可由民間任意開採),是以家家赤貧,為盜者甚多。
第5章:
“生珠者以蚌曬之日中,其口自開,其珠光瑩,謂之生珠。”——出自屈大均《廣東新語》
第6章:
1、“海道兼整飭廣州兵備一員,駐紮東莞南頭城,巡視海道一帶地方,整搠船隻,操演水戰,監督南頭、白鴿二寨。”——出自吳廷燮《明督撫年表》
2、“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為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為走珠,走珠之次為滑珠,滑珠之次為磊螺珠,磊螺珠之次為官雨珠,官雨珠之次為稅珠,稅珠之次為蔥珠。”——出自沈懷遠《南越志》
3、“廣東珠價初未嘗貴,自某巡撫收買,於是價日增……餘嘗見一顆重三錢,大如龍眼果,惜有黃暈如豆許,然已索價萬金,若無疵,雖二萬金不可得也。”——出自清中葉趙翼《簷曝雜記》
珍珠的價格在宋代以來的不少古籍中都有記載,能論顆賣的好珠子價格差別很大,從上百兩到幾萬兩不等。除了珍珠品質差異、文人誇張筆法、白銀不斷貶值等因素外,大概能論顆賣的珠子都是可遇不可求,能賣多少銀子偶然性極強。
第7章:
河泊所大使是從九品的小官,但油水十分豐厚,歷來都是賣官鬻爵的熱門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