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樓醉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海有心結識沈廷揚,於是便道:“既是沈記船廠能買到現成的新船,那我自家去崇明買,這事便不勞仁五爺費心。”
吳孟仁提醒道:“去崇明的海路可不好走,林兄需等我找到夥長之後再去,否則很容易出事。”
林海也知長江口水文複雜,堪稱是風帆時代的海船墳場,點頭道:“多謝仁五爺提點,只要是經驗豐富的老夥長,我願意出雙倍工錢,不知仁五爺何時能替我找到人?”
吳孟仁笑道:“林兄如此慷慨,那些夥長們還不得搶破頭?三五日內吳某定然將此事辦妥。”
林海拱手稱謝,沉吟片刻又道:“那這樣,這次我要兩百擔七里春絲。按我們約定的價格,十天後我來提貨,到時有勞仁五爺把夥長一併帶給我。我的船如今停在寧波府海岸,不知貴府在紹興可有私港?”
吳孟仁回道:“臨山衛有個瀝海千戶所,就在曹娥江的出海口附近,林兄直接把船開過來就是,屆時吳某就在瀝海所恭候大駕。”
林海想了想道:“這怕是不妥,瀝海所的官兵不認識林某的船,到時萬一鬧出亂子來就麻煩了。”
“倒是忘了這茬。”吳孟仁拍著腦門道,“這樣罷,吳某明日就帶林兄去一趟瀝海所,討一面瀝海所兵船的認旗,到時林兄把旗子掛在船頭,保管出不了岔子。”
翌日,吳孟仁便帶著林海乘船順曹娥江北上,來到杭州灣南岸的瀝海所。
這個千戶所距離海岸線不過一里,城池遠比霩衢所要雄壯,甕城、角樓、馬面、壕牆一應俱全,只不過有些年久失修。很顯然因為這裡扼守通往紹興腹地的水道,所以更受重視一點。
林海注意到壕牆前的壕溝竟然只有三尺寬,立定跳遠都能跳過去。問了一下吳孟仁才知道,原來這壕溝被軍戶們填平了用來種菜,只留下這麼點寬當作灌溉用的水渠。
林海聽了暗暗搖頭,連瀝海所這樣的海防要衝都如此兒戲,明中葉以後衛所武備的廢弛可見一斑。怪不得當年嘉靖大倭寇鬧了這麼多年,堂堂經制之師被一夥烏合之眾追著屁股跑,鬧出了不少笑話。
瀝海所的千戶是吳氏族人,吳孟仁給林海搞了一面兵船的認旗,問清林海準備去寧波府城後,乾脆好人做到底讓那千戶派一條冬仔船把林海送到鄞縣。
鄞縣就是寧波府的附郭縣,浙江海道副使兼寧紹兵備道、寧波知府、寧波海防同知、鄞縣知縣、寧波衛掌印等正印文武官員都駐紮於此。
林海來到沈一龍下榻的客棧,得知洪承疇還沒回來,便去城中找了家書店,買了幾本兵書,包括戚繼光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何汝賓的《兵錄》等。
這幾本都是明末爛大街的兵書,林海在後世就聽說過,甚至戚繼光那兩本書他還曾看過一點,因為網路上都有簡體點校版。但這回買的是繁體豎版線裝書,還沒有標點符號,讀起來有點頭疼,林海決定抽空先把《兵錄》細讀一遍。
原因無他,許心素告訴他如今的舟山參將就是何汝賓,算是林海未來的現管。對於目前的林海來說,拍上官馬屁當然比練兵更重要一點。
不過僅僅過了一個晚上,他就決定還是先細讀戚繼光的兵書。只因他在訊息靈通的店小二那裡打聽了一下何汝賓,對於這個以前僅知其名的晚明兵家有了更詳細的瞭解。
何汝賓雖是武將,但卻生於文華藻沃之鄉,家中是蘇州衛的世襲武官,從小就沾染了蘇州的文學氣息。故而此人最大的愛好不是軍事,而是附庸風雅,他編寫《兵錄》完全是為了出書,因為以他的文學水平也出不了別的書。
自從上任舟山參將後,這位何將軍又在一門心思編撰《舟山志》。據何府的清客所言,這本地方誌已經快編完了,明年就要刊諸棗梨。眼下何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