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非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如果我趙國不與列國一同攻打齊國,結果就是天下伐趙。臣有信心可以寸土不失,但是大王距離宇內一統的大帝之位卻又遠了十年。」
趙何顯然被嚇了一跳,道:「這絕當不取!」
這麼不划算的事,怎麼可能去做?
「當下只有與六國相約,共同伐齊。」我道,「但是伐齊這事也有些門道。敢問大王,打敗齊國是想滅田氏宗嗣,還是裂地取城?」
趙何想了想,道:「還是後者實惠,田氏的宗嗣與我趙國並無關係。」
「正是。」我道,「故而列國都會取了土地城池之後撤兵,只有一國例外。」
「燕國?」
「燕國。」我肯定道,「他們是國讎之國。田章攻入薊城,取了燕國國寶。這次天下伐齊,樂毅如果不攻入臨菑滅了齊國宗嗣,運走國寶,都對不起燕王的一片苦心。」
「燕國是樂毅為將?」
唔!說漏嘴了,這個印象太深刻,真不好意思。
「除了樂毅並無他人可以為將。」我笑道,「舉世名將之中,我趙國得了十之五六,秦國得了二三,燕國能有樂毅和秦開已經是天幸尤嘉。秦開要固守遼東,抵抗胡人,故而只有樂毅為將。」其實如果不是沙丘之亂,樂毅也不會奔燕國。
如果是在後世,一個國士對於國家的影響力其實不大,比如王安石之於宋、張居正之於明,因為那時候政治體制已經穩定,整個國家控制在官僚集團手裡。即便個人再天才,也很難有回天之力。
現在卻不同。
各種機制剛剛草創,十分不平衡,也很不合理,卻最能發揮人的能力。再拿商鞅舉例,他那種急躁的人,只會開殺,用鮮血讓老百姓養成守法的習慣。這種事王安石可能做到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