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鳳麟說明這《天罡寶典》的由來,也沒有向他說明,這寶典乃是三清觀鎮派之寶,高鳳麟只當是師傅傳授自己眾多武功中的其實一門,依言修習,三年小成,五年大成。但這寶典卻有個一處玄關始終未能衝破,這道玄關並非常年修行之下自然突破,而需要非常特定的條件下方能衝破最後玄關,達到水火相濟,龍虎交會的境界。
袁成子修煉《天罡寶典》四十餘載,始終不能衝破最後玄關,也算是他生平最大的遺憾。寶典名為天罡,自是為袁天罡所創,自從拜入藥王孫思邈門下,袁天罡便就入了道門,他於道家周天功,內丹功有所悟,又修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界,晚年之後,將自己畢生所學與其所通讀《道德經》中所悟,融為一體,創出《天罡寶典》這本奇書,此書為三清觀鎮派之寶,非掌教不能修習。莫正虛雖入門早,但無仙緣,無緣得授此書,高鳳麟反而受到袁成子的青睞,有緣修煉,這其中的造化,自不足為外人道也,是以藥王在為高鳳麟把脈之時,依脈象所推,他定是修煉了《天罡寶典》,尤為震驚。
高鳳麟五年時間修寶典大成,袁成子算算日子,高鳳麟到三清觀正好十年時間,既然這最後玄關卻不是那麼好衝破的,那倒不如差高鳳麟回到徐州,說不定這番下山,得獲機緣,便能衝破這最後玄關,成就美事。豈料這才一年光陰,就收到徒弟重傷的訊息,命不久矣,於是袁成子匆匆趕到藥王谷,不僅僅是關心徒弟的性命,這其中更是有莫大的機緣,說不定趁此良機,高鳳麟能衝破最後玄關,練成這《天罡寶典》。
《天罡寶典》源於《道德經》,《道德經》的思想是道法自然。“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當你武功達到極致的境界時,若再想突破,便就會物極必反,被其反噬,是以,當修習《天罡寶典》時,自身的武功正在往極致靠近,練到以後,便就遇到瓶頸,不會再有進步了,這瓶頸就是寶典中所載的玄關。那是不是就是說這武功就無法再突破了呢?事實並非如此,《道德經》有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與禍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武功突破自身的極限,那是福,但是這個福卻不是輕易得來,必須由禍而來。何解?
當初袁天罡創寶典之時,便就依照著經中所載,物極必反,若要強練,必會走火入魔,全身爆裂而死,心中需要有“清靜無為”,方能修習,但是練到極端之時,便就到了盡頭,但這並非真正的盡頭,相反,道家思想,是要無為無不為,達到返樸歸真的境界,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境界。要想突破這重玄關,達到無為之境界,就必須由禍轉化而來。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要想衝破這重玄關,就必須從“死”中“活”過來。
袁成子就是於這生死二字,未能參透其中奧妙,故而衝不破那玄關,這次高鳳麟重傷不治,或許正是印證了這生死二字中的玄妙。
這一日晚間,高鳳麟從木桶中出來,晚上用過晚膳之後,便就回房休息。不過片刻,袁成子來到高鳳麟房內,高鳳麟恭請師傅入房內,袁成子對高鳳麟說:
“麟兒,我有一事,要說與你聽。”
“師傅教誨,弟子聆聽。”
袁成子含笑點頭,說道:
“麟兒,你可知道我最後傳授你的,是何種武功啊?”
“師傅傳我的是《天罡寶典》。”
“那你可知這寶典是什麼武學呢?”
“弟子不知。”
“這《天罡寶典》是你袁天罡祖師爺傳下來的,為三清觀震觀之寶,非掌教不能修行。”
“啊!”高鳳麟吃了一驚。
於是袁成子就將《天罡寶典》其中的來龍去脈與高鳳麟說的清清楚楚,之所以傳他這門神功,是要他肩負起傳三清觀武學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