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黎/餘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道光帝一天天地老了,早該密定儲位了,而他卻遲遲沒有確定。備嘗守業艱難的道光帝滿心要把皇位交給最優秀的、自己最放心的皇子,然而,道光帝寄予厚望的皇長子奕緯不幸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死去,死時年僅二十四歲,而且沒有為道光帝留下皇孫,道光帝深為痛惜。二子奕綱、三子奕繼早在一二歲的時候相繼死去。而眼前的六個皇子當中,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年齡尚幼,較年長的只有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訢。五子奕誴系不為道光帝所寵愛的祥妃所生,生而狀貌拙陋、性格粗率,毫無皇家風儀,不為道光帝所喜。道光帝遂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將其過嗣給嘉慶帝的第三子、自己的亡弟和碩惇恪親王綿愷為嗣子,這就意味著他已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所以,道光帝將目光盯在了最喜愛的兩個皇子‐‐奕詝和奕訢身上。
第二章 與儲位失之交臂(2)
奕訢文才武略,均為諸皇子之冠。奕詝年長,且有仁者風範,又為皇后所生,此其長處;然而,文才武功遠不及奕訢。究竟立誰為儲呢?道光帝久久難以決斷。他深深地知道,這一決斷將決定大清社稷未來的命運。
形勢變得微妙起來,奕詝和奕訢,雖為和睦兄弟,但在關乎自己前途命運的儲位問題上,彼此心照不宣,展開了隱蔽的爭鬥。兩位皇子的師傅,為了幫助自己的學生入儲,各自進行幕後策劃,也施展著無聲無息的較量。此時,奕訢的師傅已經換為卓秉恬。卓秉恬是四川人,嘉慶七年進士,少年得志,長期擔任工、兵、吏等部尚書及大學士等職,為官作風嚴謹,喜經世致用之學。他見奕訢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便幫助奕訢進一步提高學識和應變能力,打算以真才實學博得道光帝的賞識。奕詝的老師還是杜受田。杜受田老謀深算,精通古代典章、文物、人情尤其是權謀,加上他追隨道光帝多年,非常瞭解道光帝的性情與作風。他深知道光帝文武兼備,忠孝兩全,因此他覺得自己的學生奕詝長處不在武功和辯才,而應該以忠厚孝悌的形象獲取父皇的信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