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成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52年8月27日,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因為在今天,二代機甲【利劍】和【巨闕】建造完成,進行試駕的日子。
為此,秦然和楊衛國兩人,特意趕到淮州機甲製造廠,親自指揮和見證機甲的試駕。
機甲試駕的駕駛員是高明高亮兩兄弟和另外兩個新駕駛員。
指揮室裡,趁著駕駛員準備的功夫,秦然建議:“我覺得,還是等王成他們回來在試駕【巨闕】,畢竟【巨闕】不同於普通機甲,對駕駛員的要求很高,我擔心高明高亮兩兄弟,試駕會失敗。”
王成沒有參加試駕,不是他不來,而是請了婚假,回老家結婚去了,作為駕駛員,假期很少,只有趁著怪獸入侵時間的空檔期,才能休假,怪獸入侵間隔四個月,王成中間休假兩個月,算算時間,現在距離上次怪獸入侵過去了快三個月了,這兩天估計王成也該回來了。
楊衛國詫異的笑了笑:“我一直以為你是個急性子,機甲造出來恨不得第一時間試駕,沒想到這次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試駕失敗又不是什麼大事,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只是我個人覺得,這臺【巨闕】更適合高明高亮的撕裂戰術,你想想,一把1000噸的劍砍下去,是不是一次就得在怪獸身上砍出豁口,然後配以重炮,撕裂戰術就能發揮到極致。”
聽楊衛國這麼說,秦然沒在反駁,他只是單方面覺得,高明高亮現在的神經穩定性程度以及對【巨闕】機甲的熟悉程度,恐怕還無法揮動重劍。
隨著駕駛員整備結束,兩組駕駛員分別進入駕駛艙。
“啟動動力系統”
“神經連線啟動”
“神經交換啟動”
走完前面啟動流程,工程車分別馱著兩臺機甲,走出廠房。
【利劍】身高85米,重7968噸,全身橘黃色,相比【地平線勇士】,期升高高一節,重量卻輕了近兩千噸。
因為【利劍】走的是劍客路線,防禦上比【地平線勇士】略顯單薄,再加上有了之前幾臺機甲製造積累的經驗,所以【利劍】才有現在的不到8000噸重量。
【利劍】的重炮設計在胸口位置,絕對零度冷凍跑位於肩頭。駕駛艙仍然位於頭部。
整體看去,【利劍】體型較為瘦弱,是一個瘦高的劍客。
橘黃色的塗裝,讓【利劍】給人感覺總有那麼一絲不協調,但是,這種顏色是經過深層次考慮的,並非只是為了簡單的博人眼球。
因為在夜幕之中,橘黃色、紅色、藍色、銀白色等幾個顏色是比較顯眼的,如果夜晚打群架,兩臺機甲的駕駛員能更好的區分對方的機甲位置和動作。
雖然夜晚和怪獸打群架的機率比較低,但是這也不得不防,畢竟上次三頭怪獸都出現了,好在他們入侵的方向是三個,如果入侵同一個地方,那麼只能一群機甲出戰。
就像電影中,尾立鼠和稜背龜同時入侵香江一樣,為此,秦然不得不防著一手。
當然,所有機甲搞成一個顏色也不合適,比如【巨闕】,其塗裝顏色就是紫紅色。
【巨闕】身高108米,重11200噸,和秦然設計時估計的資料差不多。
相比【利劍】輕盈劍客路線,【巨闕】則選擇了重灌劍客,之所以這樣選擇,很大程度上時因為它背上那把1000噸的重劍。
為了揮舞重劍,秦然設計的時候,不得不增加【巨闕】手臂的‘肌肉’,這些‘肌肉’,不但包含了大量的連動傳力杆,而且,每條肌肉都增加40臺柴油發動機作為輔力,原本秦然想用核動力,但是核聚變在這個位置點火麻煩,核裂變輻射太高,所以秦然選擇了最原始的動力方式。
40臺柴油發動機,不但能